《资治通鉴》是司马光领衔修撰的历史名著,全书两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记载了战国初年迄于五代末叶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宋神宗赐名“资治通鉴”。顾名思义,即史学要“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在选用史料以及叙述方面,“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全书内容紧扣于“治
本书由张大可、韩兆琦等多位学者教授共同点校注译的《资治通鉴》第八册。《资治通鉴》正文以清代胡克家本为底本,参考章钰校记与当今研究成果厘定文字。每卷开头皆有“题解”,指出该卷大事内容,“章旨”则以注释段落首尾完备的大事件为单元,述与评结合,提示重要史事。“注释”详尽明确、“校记”勘校严谨、“语译”通顺流畅。卷末则有“研析
《林间徐行——一位林风眠研究者的笔记》为作者徐宗帅数十年间研究林风眠的笔记合集。徐总帅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全球范围内追寻着林风眠的生活轨迹。无论是走访林风眠曾居住的地方,还是联络与之交集的邻居、亲朋好友、学生后辈以及相关历史见证者,他都不遗余力,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数十篇有关林风眠论文,发表在上海《文汇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把握优秀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充分发挥朋辈引领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卓越成效,本书以近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青年榜样为案例,让广大青年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祖国建功立业、成就精彩人生。本书主要特点
《拉萨旧事》(1944—1949)是一部有关藏学家柳陞祺先生于1944—1949年居住于拉萨,任职于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期间所见所闻的历史作品。本书于2010年首次出版发行,2014年再版,本次为第3版修订。本书由3部分组成。一是“往事追忆”,记载了作者居住于拉萨期间的所见所闻。二是“一组手稿”,收录了作者对于
本书是适用于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通识教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讲起,接着详述了传统哲学、传统美德、传统书画艺术、古典文学艺术、传统乐舞与戏曲艺术、传统建筑与雕塑艺术、传统服饰与习俗、传统美食与美饮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传承发展。同时,每一章节设置有导读、知识结构图、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情
本书以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静明园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等作为代表,借助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精美的手绘复原图、地形图、平面图、观景图等等,细致地介绍了皇家园林修建的渊源,园中主要的景观、建筑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联;还在此基础上以颐和园为案例,经过缜密的考察,解析欣赏园林时不同视角的选取和效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三山五园”的更新
全书以通贯性的观点透视自秦朝至清末二千年间的中国历史,就古代中国为什么会产生皇帝乃至人民为何能忍受昏君、做官与当兵是怎样成为皇帝制度的两条支柱、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边塞为何屡屡发生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做出深入浅出的剖析。对于饱受教科书式史书之苦的读者来说,这些论述令人耳目一新,使人对中国历史有了一种别样的认识。
本书介绍了哥伦布的生平及其丰功伟绩。在历史的茫茫黑夜中,从希望到失望,发现新大陆,哥伦布载誉而归,探察新大陆和殖民地的骚乱。作者根据大量史实,基本以哥伦布自己的记述为素材,纪实性地为我们描述了哥伦布的生平以及他的航海计划与航行过程。这本传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勾勒出这位伟大的航海家精彩跌宕的一生,描述一段百味人生,将主人公
本书是一部介绍山西洪洞广胜寺的普及读物。山西大学张俊峰教授以生动的文字,精美的图片,主要分三个部分讲述了广胜寺的飞虹琉璃塔、国宝奇珍赵城金藏、精美绝伦的壁画等。他用轻快明朗的语言风格娓娓讲述了广胜寺的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深入挖掘广胜寺的文化价值,展示了广胜寺独特的魅力,为读者了解广胜寺、深游广胜寺提供了很好的学习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