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东海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可多得的一块生态宝地,森林覆盖率达80%,陆地水体比例约为7:3,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本书旨在从自然生态、人文历史、产业发展等角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为读者介绍云东海坚持生态优先,不断改善、美化、提升生态环境,注重生态修复、资源统筹、机制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如《打造城市标杆,共促
本书以对坑口村村民的采访为基础,以坑口村多位村民的事迹为主线,收集并编写了坑口村在游击战争时期的红色故事以及在今天正发生着的乡村振兴故事,是对革命老区跨越时间长河的一次回访,生动展现了坑口光荣的历史、淳朴的民风、积极向上的生产生活情景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等,从多角度反映了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从饥饿、温饱到小康,从急
影像与历史的关系日益密切,影像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展开对历史的记录和叙述。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影像传播事业以一个个摄影队、放映队为基干,克服重重困难,拍摄了大量影像资料,在山西抗日根据地真实而形象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山西抗日前线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本书通过对抗日战争中山西抗日根据地影像
本书是齐如山先生晚年回望故土所作的回忆录,一字一句情真意切,一言一语饱含深情。虽然背井离乡多年,但对于生活了50多年的北京城,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宛若昨日,浮现在先生眼前。这是为故乡写下的一沓厚厚的情书,作者用细腻的笔调细致地勾勒出一幅生动、温婉的古都风物长卷。借由作者的一口京腔,今日的读者得以窥见昔日北京的历史
本书收录了北京市档案馆馆藏的十几组史料,主要反映了北京地区创办的几所大学的办学情况,包括中法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国大学、朝阳学院等,史料资料有中法大学海外部概览、中法大学停收停办史料、20世纪30年代燕京大学概览、燕京大学课程标准、20世纪上半叶辅仁大学史料等。这些大学曾经在高等教育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后来由于
本书是一本个人学术专著。作者曾于2015年在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过专著《殷代史六辨》,本书是其扩展版。主要内容论述了据1700多年前祖传谱书《殷氏家传》和许多传世文献、甲骨文、金文等考古材料据实记载殷代574年历史的断代史书,其特点是通俗易懂和面向大众。本书既是面向大众的历史书,又是严谨的学术著作。为了雅俗共赏和面向大众
这是一本古代文献的研究书籍。古千乘之地(今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傍依黄河、东靠渤海,得齐人鱼盐之利,一度曾为汉王朝东方经济重镇。经济发展,又为文化繁荣创造良好条件。秦人焚书坑儒,独济南人伏生存《尚书》,伏生传《尚书》于千乘人欧阳生(字伯和),欧阳生传书于千乘人倪宽,倪宽又传书于欧阳生的后代,欧阳氏族创《欧阳尚书》学而列
《中国西南文化研究民族历史文化专辑》收录了10余篇研究性文章,既有对历史的回溯性研究,也有聚焦于当下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社区参与、社会工作、民族旅游文化发展等内容,把对史学问题的探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思考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结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学理支撑与微观案例分析。
《中国西南文化研究西南边疆治理专辑》收录了10余篇研究性文章,围绕历史上西南边疆治理与开发的经验与教训、灾害应对措施、文化建设成就进行了探讨与研究。这些探研是作者们在前辈学者辛勤耕耘的基础上展开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今天的边疆治理与开发建设、灾害应对及文化建设有现实意义。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是一本专注于资治通鉴解读的图书,旨在帮助读者通过深入阅读历史,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并从中汲取智慧。该书由资治通鉴的研究专家敖让撰写,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解读和分析。本书为《资治通鉴读史悟道》第二卷,材料的选用范围从公元前99年汉武帝时期到公元23年王莽时期,共计122年,文章100余篇,共计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