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料,以新闻报道的方式记叙了三国后期的重要史事,诸如黄巾起义、十常侍乱政、赤壁之战等,并且以漫画的方式对这些三国后期的重要事件进行了描绘,语言风格轻松幽默,可读性较强。 本书采用手绘漫画插图,不仅增加读者阅读上的新鲜感,也能使历史文字脱离艰深难懂的印象,跳出单纯的文字叙述,以轻松愉悦的
学术集刊《西南边疆民族研究》自2009年以来连续进入CSSCI来源集刊,在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时被评为两种优秀集刊之一。计划每年出版4期。《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30辑包含8个栏目共26篇文章。本辑主打:健康人类学。其他文章基于“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出发点,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
《大一统:大汉帝国不得不说的那些人》是一本历史类书籍。本书按照历史时间脉络,通过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分析,将大汉王朝自建立过程到衰败过程的400多年间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描写。刘邦凭什么成为一方诸侯?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破釜沉舟的典故由来是什么?从奴隶到战神,大将军卫青是如何做到的?少年英雄霍去病到底有多厉害?王莽做了什么,
该书涵盖12篇文章,图文并茂地以独立论文的形式表现。主要包括“关庙山遗址大溪文化彩陶纹样研究”“大足石刻《猫鼠图》寓意考”“再论黑釉瓷窑在重庆南岸涂山的兴衰”“因兴而战: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土布业的复兴”“重庆丰都出土汉代镶嵌金银饰铁剑的保护研究”“论迭代发展的博物馆文化传播渠道与全媒体传播趋势”等内容。涵涉考古学研究、文
本书从开封近代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近代园林绿化建设、近代城市公用设施建设、近代名人故居建筑、近代商业建筑等方面,详细整理从1840年至1954年开封城市建设的珍贵图片和文史资料,力图从多方面展示近代历史上开封的建设成就和建筑风采。
本书共分为五部分,分别为历史论文、地名文化、实地考察、交通水利、附录,主要收录作者历年来发表的多篇文章,内容主要涉及宁夏史地研究。对宁夏的地理历史变迁、行政建制沿革、发生在宁夏境内的重要历史事件,以及历史遗址遗迹,特别是对山川、交通、水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与考释,对进一步促进宁夏史地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展现了宁
本书是宁夏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纂的宁夏文史资料的第33辑。书稿分为历史回顾、史海觅踪、建设历程、往事记忆共四个部分,涉及内容为人物回忆、乡愁追忆、文艺评论等内容,共收录了三十余篇作品。书稿有对发生在宁夏的一些历史的回顾,有对宁夏部分地名等的回忆和回顾,有对宁夏河东机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扬黄工程、水利枢纽等的建设
本书以多媒体方式,详细记录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有文字记录以来到2023年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发展的情况的一本第一本综合性志书。主体内容分为十章,分别为镇情概览、耿车模式、循环经济、党政群团、古镇新颜、社会民生、“两山”实践、以文化人、风物民俗、各界名人以及荣誉榜、附录、大事记等。其中20世纪80年代
《昌江史海拾零》全书372千字,分“社会发展”“行业纵横”“峥嵘岁月”“沧桑人生”四个部分,它们或让人透过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变化,反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昌江各行各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或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再现往日岁月峥嵘,反映昌江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砥砺前行。郭承志还以“沧桑人生”专辑,深情再现故乡人为了革命
该专著以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发展脉络为叙述对象,较为系统地梳理出该阶段中国各级政府的海外经营举措对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和繁荣海外交通的影响。魏晋隋唐时期,传统农业、手工业、矿冶业和商业等领域,都呈现出平稳发展的迹象,而大运河的开凿,打通了南北交通的命脉,给南北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契机,也推动了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