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首绝妙好词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个性鲜明的词人。作者以独特视角阐释、解构词人佳作,结合词人时代和生活背景,以及词人出身、性格、命运的变迁,既说作品,也说人。本书精选的16位代表词人有:李煜、范仲淹、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柳永、苏轼、朱敦儒、李清照、陆游、辛弃疾、陈亮、贺铸、姜夔、蒋捷、元好问。他们的代表作均有广泛的传播性和
本书认为,文学是鲁迅介入现实参与变革的社会行动,也是追问自我冲决绝望的生命行动,是有限自我与大时代共存亡的方式。在与20世纪中国复杂互动的文学行动中,“鲁迅文学”形成了一个具有自身历史逻辑的行动轨迹,先后经历“文学自觉”“小说自觉”和“杂文自觉”,并遭遇两次绝望,展现了内外两方面都空前宏深的文学景观,拓展了我们对“文学
唐五代词是词史的开端和宋词的源头,其发生和发展既曲折又复杂,其内容和体性亦丰富而幽微,这为唐五代词研究的突破和创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著首次尝试运用文化学的视野和方法对唐五代词进行观照和考察,既历时态地考察唐五代词发生发展的历程与隋唐五代文化发展演变的相互关系,又分别从音乐文化、民间文化、宫廷文化、城市文化、儒家文化、
本书立足于“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文学史概念,把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域外小说的刺激与启迪作为20世纪中国小说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全面考察了中国小说由古典到现代的嬗变。1897—1916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童年,但它无论是在主题模式、结构模式、文体模式抑或美学风格方面都显示出与传统小说迥然不同的特色。本书通过对小说内部结构
本书梳理了中国近现代爱情小说中情感表达的转型。这种转型既反映了外国文学的影响,也见证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延续和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作家和翻译家并非外来影响和本土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地、创造性地翻译和借鉴了源自不同语言、文化的文学传统,造就了20世纪早期中国爱情小说书写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本书选择从互文性翻译理论的视
我的第一本日记系列是儿童文学作家单瑛琪根据女儿童年口述故事整理创作的日记体儿童小说。作品用稚拙纯净的语言记录家庭和校园里的各种趣事:踩影子变成了踩脚游戏;体育课变成了抓毛毛虫大赛;桌子上的橡皮很神奇,一眨眼就不见了;同学准是没认真听接力赛比赛规则,接到接力棒净往回跑;女生军团和男生军团开战,厕所变成了女生的秘密基地&h
这本图画书改编自重庆走马镇民间故事。从前,有兄弟俩人,虽然是一母同胞,但是品行却大不一样。弟弟仁义忠厚老实,为人正派,哥哥钱财奸诈狡猾。最终,钱财因为贪婪而丢掉性命,而仁义因为善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于是,人们常说仁义值千金,钱财如粪土。
周朝五十九年的春末,沈家少主沈望春因爱慕青霄宗首徒萧雪雎,被她的未婚夫挑断手筋,毁去丹田,又被家人逐出家门。同年冬天,沈望春为救萧雪雎,走火入魔,转修魔道,却于除夕之夜,被萧雪雎亲手封印进暗无天日的幽冥狱里。萧雪雎天生剑体,资质卓绝,艳如桃李,冷若冰霜,她救过万千凡人,唯独不愿救他。 沈望春的恨意如那年的春草一般,肆意
《小径分岔的旅程》是鲁奖得主温亚军的最新小说集。其中《小径分岔的旅程》写的是以故乡为背景的童年记忆,《家有病人》将视野投向当下生活,其实,作者所表达的每一次精神地理的变迁,首先体现为生存地理,因而这种感知中有着诸多生命的纠结以及现实的琐碎,读来令人深思、感动。
本书是作者关于人生感悟的散文集。记录了作者陶正明对生命、名利、友情、修身、奋斗的点点滴滴感悟,用生动通俗且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已知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八辑。书中有诸多为人处世、自我修养等方面的箴言警句,充满哲理,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