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1—1527),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本书搜集刘崧自撰诗文作品中现在仍然存世者,包括《祝氏集略》三十卷、明谢雍抄本《祝氏文集》十卷、《祝氏小集》七卷(存四卷),附录辑佚诗文及作者相关资料。此次整理,《祝氏集略》以日本内阁文库藏嘉靖三十九年张景贤
本文集拟以诗歌、散文、小说、访谈记、回忆录、随笔等形式收录毕业生的原创书稿,旨在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怀念母校、颂扬母校和恩师的谆谆教导,彰显民族情怀,怀念青葱岁月,鼓励倡导在校学生更加爱党爱国爱校,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突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共同憧憬未来。该文集收录了40多篇龙井高级中学毕业生以及在校生的作品。
刘崧(1321-1381)字子高,原名楚,号槎翁,元末明初文学家,泰和珠林(今属江西泰和塘洲镇)人,为江右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歌温柔典雅,内容清浅,杨慎以为明代第一。官至吏部尚书。卒年六十一,谥恭介。著有诗文集《槎翁集》、《职方集》等。 本书是首次对刘崧现存诗文作品的全面搜集整理,包括其诗集《槎翁诗》和文集《槎翁文集》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祖籍湖南茶陵。明成化、弘治、正德年间,他立朝五十年,辅政十八载,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其一生著述宏富,且主盟文坛数十载,为明代茶陵派的领袖。 本书对李东阳现存的诗文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较之原先的整理本,本书无论是底
本书分为纪实、散文、诗歌三部分,具体收录了潮落潮涨赛岐港、多彩过洋、有霞之浦、等你在新城、“三棵树”缘、四通八达乘东风、坂坑三部曲、动车穿越湾坞、福祥安康话福安、让连家船铭记历史等。
《天津文钞》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文献,全书共收各体古文一百六十八篇,依《经史百家杂钞》的体例,按文体分论着之属、序跋之属、书牍之属、传志之属、碑记之属、哀祭之属、词赋之属七卷。在本书成书之前,郭师泰曾编有《津门古文所见录》四卷,刊于道光十二年,收录自清初至道光年问津门古文一百二十四篇,而《天津文钞》涉及作者四十八人,除汪来
本书收录茅坤、钟惺两家评语。评点格式以文尾总评居多,亦有大师眉批,全书皆有圈点。本书为深圳图书馆馆藏古籍精粹丛书之一。选用馆藏文献,采用高清三色套印影印方式出版。相信此书对于学界有很大的裨益。
蒿庵集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14亿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同疫情展开顽强斗争,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在这场人类共同的战争中,没有前线和后方之分,每个
本书以城市书写和城市解读为中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鲁迅作品中的城市书写和研究,当代文本中的城市书写和研究,民国时期城市书写和研究。包括作者从2001年到2018年在《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月刊》、《南方文坛》等几十余家权威、核心和省部级刊物发表的三十篇论文,这些论文基本都是从城市视角出发,对现当代和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