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作者徐文秀在《学习时报》发表的文章为主体,集中呈现了作者作品的风格特色。所收文章具有鲜明的当下性,短小精悍,结构谨严,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如《说说新时代的样子》《怎样搞好调研》《论钉钉子》《为什么强调极限思维》《自我革命革什么》,很好地勾勒了新时代风貌,诠释了新时代使命,展现了新时代气象,全面展现了走在新时代新征
《感觉有点奢侈的事》是一部细腻描绘生活琐碎与内心情感的散文集。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充满深意的生活片段,深入探讨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如何找到内心的平衡与自由。 黄丽群的散文风格独特,被形容为绝对都会性格,但她并不止步于表面的光鲜亮丽,而是深入到生活的细微之
本书是一部以时间为顺序、以叙述点评的模式书写的叙事散文集,以个人视角切入时代变迁,讲述80后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书中呈现的19842003年不仅是作者成长、学习的20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发生巨大变化的20年。在作者的叙述之外,50位读者以手写批注的方式,插入自己对书中内容的感受,有回忆,有追问,有调侃,还有共情,不同时
本书收录了陈应松近年创作的评价最高的散文。陈应松的散文,素以文字的奇美炼化、文章的布局精巧、文心的壮阔典雅、文辞的绚烂沉雄著称。随着作家所游历和叩访的雪山、森林、冰川等,他以优美的文字为读者呈现了深山老林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也为读者介绍了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美食怪味。对自然的投身与热爱,让作者深情透彻地领悟了山川大地
《微尘大地》收录了作家凌仕江近年来创作的散文四十篇,分为隐谷秘史锦瑟笔记花树箴言纸上流云四辑。第一辑收录了作者描写故乡的文章,如《花隐谷》描绘了种满鲜花的老屋;第二辑是作者对城市的观察笔记,如《与蛙共鸣》描绘了有蛙鸣的城市的烟火气息;第三辑讲述了作者与花草树木的情缘,每一种植物背后隐藏的都是人的故事;第四辑收录作者的人
本书是一部藏地题材的生态纪实文集,也是作者行走黄河源的一线观察记录。书中收录《河源纪事》《车巴河纪事》《草地纪事》三个系列散文。《河源纪事》抒写黄河上游自然生态保护取得的成效,同时也对黄河上游的风物人情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车巴河纪事》记录了作者作为基层干部在车巴河工作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一部生动的牧区生活实录,再现了
我是一个骑在墙上的人,我流窜于小镇和名利场之间。当我在名利场时,我是一个冷眼穷人,这些故作体面的人造景观让我疲惫。当我在小镇时,我又不禁为我在名利场学到的东西沾沾自喜,想要把先进的时尚知识播撒在朴素的河南大地。出身高考大省河南的小镇女孩金子在北京时尚前沿工作,出身的平凡和时尚圈的光怪陆离这两种色彩在她身上碰撞,她时而是
从在大学图书馆发现李普曼传记,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到满世界游荡,写作五卷本梁启超传。那个曾经忧伤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位与时代共舞的知识分子。 这本书记录的,是作家许知远自己的声音:阅读,游荡,穿梭于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观察体验这个万花筒般的世界,伴随着永不停息的自我分析的冲动。 这不正是我想过的生活吗?穿梭于各地,训练出某
本书是屈吕富在他母亲八十五岁时,亲自侍奉母亲八年写下的日记。书中记录了他与母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母亲的吃,写母亲的衣,写母亲的乐,写母亲的病,写母亲的难受。展现了作为人子,为了让母亲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生活,尽心尽力照顾的孝子之心。
《吴宓日记》1998年一出版,就广受读者欢迎,在学术界掀起吴宓研究的高潮。近年来随着吴宓研究取得诸多新的成果,搜寻购买收藏《吴宓日记》成了一种新的时髦,甚至有读者不惜斥巨资购买二手书,频有读者捎话希望三联书店重印《吴宓日记》。以新生代学者为代表的学者基于对社会快速变迁与个人命运跌宕起伏的复杂关系的现实关怀,对《吴宓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