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自古以来,月亮便承载着中国人深厚的情感,宛如国人的另一个故乡。那奔月而去、一去不返的嫦娥,与我们在每一个深夜遥遥相望……。2004年,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立项,并由国家航天局将探月任务命名为“嫦娥工程”。本书讲述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参与嫦娥工程的历程,以及在型号研制过程中
空间推进系统自主健康管理是实现航天器自主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航天器自主健康管理可在没有地面人员参与的条件下,确保航天器在未知和不确定运行环境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减少对地面操作的依赖,降低运行管理成本,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价值。本书以典型的航天器推进系统(DFH-4卫星推进系统和DS-1推进系统)为研究对象,系
航天器的微振动会影响到载荷的性能,在高性能航天器的发展过程中愈发受到重视。在我国迈向世界航天强国的征程中,微振动的研究会出现更多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本书聚焦高精度航天器的在轨微振动测量、辨识和控制问题,着重对微振动的影响、频域特征认知以及靶向控制方法进行阐述。首先介绍了微振动对高精度航天器的影响,将微振动按频带划分为低频
近年来,随着载荷分辨率水平及模式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卫星的姿态指向精度、姿态指向稳定度以及姿态机动过程中的稳定跟随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编写的。它不仅深入探讨了一种新型“浮体式卫星”的概念和原理,而且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敏捷控制设计方法,突破了传统卫星控制的局限性,使得卫星在敏捷动中成像研究领域能够实
本书系统阐述航天器轨道力学知识,含太阳系与轨道力学发展历程、时间系统和质点动力学基础;二体轨道等经典内容;轨道覆盖等与航天任务相关内容;限制性三体问题等深空轨道知识。内容丰富、体系严谨、图像清晰,配例题习题,可作本科教材,供航天相关专业研究生和从业人员参考。
本书面向航天器在轨服务和空间安全维护任务对航天器智能协同操控的需求,以多航天器协同操控与协同作业的博弈问题建模、博弈决策与控制问题的求解为主线,基于博弈论和机器学习研究了典型航天器协同操控和协同作业任务的博弈规划与控制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天器相对运动动力学与博弈控制基础、航天器追逃和抵近拒止的博弈决策与控制、航天器协
移动目标跟踪在军民领域有着显著的现实应用价值,而成像卫星是实现移动目标跟踪的重要平台之一。本书创造性地提出面向移动目标跟踪的多星协同规划与自主调度框架、模型及方法。
飞行器结构是承受和传递作用在它上面的各种载荷,并能保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的零件和部件的总称,如飞机的机体结构、火箭的箭体结构、卫星的星体结构等。随着现代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加速度、高度和航程的不断增加,其不仅承受静力载荷和热载荷,而且承受动力载荷。动力载荷作用下飞行器的动力学响应与静态载荷作用下的静变形完全不同,动力学响应
本书系统深入地论述机载主动防御中的多约束制导与优化原理、模型、理论及仿真验证。全书共7章,首先概述飞机主动防御技术的新进展,引出基于防御弹的主动防御技术路线中的关键技术,即防御弹的气动外形高效优化技术和多约束制导技术;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高效气动优化框架,设计机器学习技术在气动优化领域的运用方法;建立基于计算几何的多约束
自主运行技术是实现航天器在复杂空间环境下独立、可靠运行的关键,而自主导航和自主诊断重构是其中的两大核心难题。本书提出了一类二阶动态系统诊断、重构和观测能力定量表征理论方法,创新发展了可诊断性、可重构性和可观测性理论,创新突破了自主诊断重构和自主导航技术,实现了理论发展、方法创新、技术突破和工程应用的完整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