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70年代非洲葡萄牙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前,非洲葡语文学在国际上常被蔑视、扭曲乃至全然忽视。新世纪以来,安哥拉、莫桑比克逐渐摆脱了战争的阴云,与佛得角、几内亚比绍、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国一起,逐渐进入文学发展的新阶段。在世界葡语文学内部,来自非洲葡语作家的声音已与葡萄牙、巴西的作家形成鼎足之势。以最富盛名的卡蒙斯文
从地域上看,北非的文学作品多数情况下被文学界归类为“马格里布文学”系列。而“非洲文学”一般是指撒哈拉以南非洲裔的作家在欧美出版的文学作品。但是,由于北非法语文学与撒哈拉以南非洲法语文学在创作环境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关联性,本书的作者们倾向于采取广泛意义上的大非洲概念,即将北部非洲的法语文学(此处主要指马格里布国家的法语文
本部论文集以“‘大变局’与外国文学研究方向”为主题,以在第一届全国外国文学博士后论坛中宣读的优秀论文为主体,研讨如何重新理解“文学性”、如何审视外国文学研究的历史化等问题。根据各分论坛的主题,论文集分辟八个部分,包括“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俄苏文学研究”“东方文学研究”“德语文学研究”“法语、西班牙语文学研究”“比较文学
王宁先生不仅是我国比较文学界和外国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也是当今中国人文学科最为杰出的学者之一,在海内外拥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力。王老师从教四十余载,桃李满天下。本文集所含论文的作者都是曾经受业于王老师的学者,文集为学术性论文集。主要目的是纪念王宁先生(1955--)七十周年生日,内容主要包括对王宁先生的学术贡献、
北岛亲自甄别、挑选,将自己心目中的最适于孩子诵读、赏析的散文公布于世,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实现诗人长久以来的宿愿。重绘散文版图,确立经典标准,作家、篇目、版本的择选,都体现编者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文学理念与美学目光。不同风格的散文,携带着思想、文学、文明的火种,交给孩子,照亮下一代的阅读空间。
《给孩子的科幻》由科幻作家刘慈欣、韩松选编,收入中国及世界著名科幻作家经典短篇作品。其中所选作品侧重于描述科技创造新世界,在表现科学内容的同时,也将能够科学知识转化为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书中充满科幻的诗意,有不同于传统诗意的广阔宏伟,有许多全新的来自科幻想象的美和意境,旨在引领孩子们走进科幻世界,让人生和未来增添更多的
本书以史诗《埃涅阿斯纪》中的秩序图景为研究对象,从“秩序”这个宏大的概念出发,将其分化为“自然”“政治”“宇宙”“神学”“空间”“历史”等几个方面,以此论述《埃涅阿斯纪》中的帝国治理模式与个人生存模式。本书提出的核心观点即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建构的世界社会并不是一套只关涉帝国政治与道德的单一规范系统,而是一种以情感
本书以诺思洛普·弗莱的神话批评理论为理论基础和视角,对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的19部小说的创作进行研究,并涉及其短篇小说、书信、演讲、采访录、剧本等。本书对福克纳小说创作中的原型进行研究,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其小说创作与古典神话等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在关联,以及研究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原型在创作形式、创作观念等
2023年,滕王阁金秋诗会全球诗词征集大赛成功举办。由江西省学界的重要学者和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共同组成的诗会评委会,对9200多首参赛诗词进行了评选。本书收录此次大赛经评选后的获奖作品,其中新诗37首,旧体诗词36首。当代诗人们或传承古典精髓,或大胆创新求变,或咏风物,或吐妙悟,汇聚成咏叹古楼、名城的历史新篇,让
《文学细读》以深耕文学文本的诗学世界为宗旨,以精读细品为途径,揭示文本艺术的堂奥,促进新的批评意识和新的解读方法的发展,积极提升解读文本的审美能力。《文学细读》以古今中外文学文本为批评对象,涉及文艺学、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戏剧影视学等学科,聚焦经典文本的细读和各种文学作品的阐释,弘扬深耕细作、求真务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