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学校简史材料组成,主要记述1901年以来至2013年的苍南县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历史,时间跨度为113年。收录了192篇简史,包括学区教育发展概述8篇、直属学校简史40篇、乡镇中小学及幼儿园简史144篇。通过文字与图片记录苍南教育发展历史,在铭记历史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借鉴给教育工作者。
本书在系统介绍国外相关政府机构、国际组织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内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并从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的实践经验中,提出一个从指标到标准建设的基础框架和实现路径。同时,本书还介绍了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以及如何根据所获得数据构建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最后指出了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的发展前景。
本书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德国六个国家在各级各类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使用与监管方面的最新政策与具体做法,并选择投入水平、拨款体制、监管机制三个核心问题进行多维度的国际比较分析。本书既探讨了世界主要国家教育财政制度设计理念的异同,又归纳了教育财政发展的基本国际趋势,为我国
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46年首次提出,旨在加强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理解,以达到世界和平的终极目标。本书系统梳理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部分国家的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及实施状况,为读者了解该领域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现阶段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性选择。《BR》本书以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为对象,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深入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该省吉安县、铜鼓县和青云谱区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
美国公立学校教育体制研究
以明治维新为起点,日本开始了其脱亚入欧的现代化进程;作为民族国家现代化的精神与思想基础,从吉田松阴开始的日本现代教育,其理念与实践,也已经积累了一个多世纪的或成功或挫败的经验。《教养与文明:日本通识教育小史》是对百多年来日本现代通识教育日本名之为教养教育的梳理与分析,一方面可供我们一窥日本现代化道路之深层思想根源;另一
本书通过深入访谈并辅以观察、反思日记分析等策略,聆听了实习支教生叙说成为教师的过程以及在实习支教场域的故事,归纳出影响他们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发现了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是一个动态、持续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前构、形构、再构的主体化建构过程。
本书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从主报告、专题报告、分析报告、案例报告以及榜单和文献五个方面,阐述了2016-2017年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绩和有待改进的地方。结合当前实际,介绍中国跨国公司“走出去”的战略选择、成长路径、跨文化管理、并购等;对中国跨国公司的榜单以及公司经营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本书从理论上探讨1920年代中国实用主义生活教育的演进历程,探讨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在实践上重点讨论生活教育运动,开展形式虽异,旨趣同归的生活教育活动,由此勾画生活教育运动发展形态以及生活教育运动者群像,论述生活教育运动的影响及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