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清华大学化学系是在清华学校大学部的基础上,于1926年最先在清华园内设立的17个学系之一,近百年来为祖国培养出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取得了不少重大的科研成果。本书在收集整理相关档案材料、校报校刊、图书专著和校友文集的基础上,力图从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沿革、师资队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展现化学
本书为清华时间简史系列图书,书中以记录史实的方式,从历史沿革视角回看自动化系的发展历程,从本科教育、学科发展与研究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基地建设、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梳理自动化系在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取得的成就。
2020年10月15日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清源书院人文素养大讲堂是杨荣祥教授受北京石油化工大学聘请,主
郑益,辽宁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博士,讲师,现任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发表论文《习近平关于党史国史重要论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大思政理念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案例库的构建及应用》等。田丽苗,山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太原
本书旨在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入门指南。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在研究生期间如何处理好学与问学与思学与习学与术学与研学与缘学与业等七个方面的关系,以及写作与表达的重要性,最后还特别关注了研究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解答研究生学术生涯所遇到的各类困惑与难题。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美国的大学大大扩展了其专利和许可活动。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CongressionalJointEconomicCommittee)和其他权威人士认为,这种激增促成了1990年代的经济繁荣。而且,许多观察家将这一趋势归因于1980年的拜杜(Bayh-Dole)法案。本书通过采用更全面的观点检验了
回顾数世纪以来西方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一连串数字揭示了一个奇妙的事实:美国高等教育曾积弱积贫,远逊于欧洲各大老牌强国,却在内战后迎来了科研上的腾飞。为此,米格尔·乌奎拉分析了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转型之路,试图揭示它们如何开辟道路、强势崛起,并最终引领世界。他以康奈尔、约翰·霍普金斯、哈佛和哥
1700年,德国大学已经处于濒死状态,但到1914年,其世界声望和在学术领域的领导地位都毋庸置疑。麦克莱兰在书中对这一过程做了全面系统的考察,细致描绘了德国大学变革的复杂图景,深刻揭示出其背后的动因,精妙地阐明了大学在其与国家和社会的互动中不断改变自身,也改变了国家和社会。本书视野开阔,深思明辨,是德国大学史的经典之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一代代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浙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批求是精神的传承者,堪称求是大先生。本书收录了浙江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我心中的求是大先生征文活动的优秀作品。所入选文章中的求是大先生是每位作者心中的一盏灯,指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过程,既需要充分考虑学科发展动态,也需与导师紧密合作,另外还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写作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都可能导致学位论文无法完成。本书从如何确定选题开始,详细阐述了研究生论文涉及的每个环节,包括如何及时高效地与导师沟通、如何收集研究资料并做文献综述、如何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