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含了50种生活中常见的小症状,以及隐藏在这些症状背后的92种疾病。通过对小症状的判断和分析,作者将引导读者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的疾病,并了解到疾病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br>
    三位作者将医生如何分辨、应对疾病展现在每位读者的眼前,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和学习到医生的思维方式。诊断疾病并不神秘,像侦探一样步步凑丝剥茧,普通读者也能像医生一样为自己诊断疾病,并在疾病真正发生之前未雨绸缪。<br>
    健康并非来自医生,而是来自对自己身体的关爱和细心!<br>
    糖尿病、心脏病、癌症……这些大病慢病是怎么来的?它们并非悄无声息,而是早已向我们表现出种种蛛丝马迹。常被“没关系”掩盖的小毛病,可能正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br>
    我们要重视自己,像大侦探福尔摩斯一样抽丝剥茧,从不放在心上的小毛病找到意想不到的大疾病。找到了对的疾病,才能用正确的方法战胜它!健康并非来自医生,而是来自对自己身体的关爱和细心!
 第一章 全身
\\t荨麻疹  血管水肿   过敏性休克  
\\t呼吸困难  败血症  高山病 
\\t斑块、斑点  皮肤癌   神经纤维瘤  
\\t关节疼痛、变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 
\\t皮下出血  过敏性紫癜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t水  疱  带状疱疹 
\\t疲  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甲状腺癌 
\\t痫性发作  恐惧症  癫 痫 
\\t肌肉紧张异常  脑损伤  抽动秽语综合征 
\\t麻  痹  多发性硬化症  神经根疾病 
\\t恶  寒  急性肾盂肾炎  心包炎 
\\t手足冰冷  雷诺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感觉障碍  脊髓空洞症 
\\t体重变化  糖尿病 
\\t淋巴结肿大  恙虫病 
\\t冷  汗  急性心肌梗死 
\\t皮肤瘙痒  脂溢性皮炎  银屑病  足 癣 
\\t第二章 头部
\\t黄  疸  病毒性肝炎  肝 癌 
\\t结膜充血  眼球干燥症  结膜炎  流行性角膜炎 
\\t头  痛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颈椎间盘突出症  脑肿瘤(脑癌)  
\\t眩 晕  前庭神经元炎  耳石症  突发性耳聋  脑卒中(中风)  
\\t视力低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青光眼 
\\t眼皮跳  面肌抽搐 
\\t嗅觉障碍  慢性鼻炎 
\\t咳  嗽  肺 癌   支气管哮喘  
\\t口腔炎症  阿弗他口炎   疱疹性口炎  
\\t口腔异味  肝硬化   化脓性鼻窦炎  胃 癌 
\\t耳  鸣  代谢综合征  美尼尔综合征 
\\t黑眼圈  黑眼圈 
\\t记忆力减退  阿尔茨海默病 
\\t颈部肌肉痛  纤维肌痛综合征
\\t耳 痛  中耳炎 
\\t咯 血  支气管扩张  肺 炎 
\\t第三章 上身
\\t胸  痛  纤维肌痛综合征  反流性食管炎  心绞痛 
\\t腹  痛  慢性胰腺炎  肠套叠  胆囊结石  胃 炎  溃疡性结肠炎 
\\t后背、肋部疼痛  肾结石 
\\t腰  痛  脊椎管狭窄 
\\t消化不良  胃食管反流病 
\\t腹部胀满  脾 大  肠易激综合征 
\\t伤  食  急性肠炎  胆囊炎 
\\t手  颤  帕金森病  甲状腺疾病 
\\t乳房肿瘤  乳腺癌 
\\t胃痉挛  胆石病  子宫痉挛 
\\t第四章 下身
\\t尿 频  尿崩症 
\\t血  尿  膀胱结核 
\\t尿失禁  过敏性膀胱炎 
\\t夜 尿  前列腺肥大 
\\t排便障碍  子宫内膜炎  克罗恩病  大肠癌 
\\t腿  麻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侧弯症  不安腿综合征  
\\t脚趾甲周围炎症  嵌 甲  
体重变化
\\t    症状说明
\\t    体重是包括皮肤、肌肉、内脏等软组织和骨头、血液、水分等构成人体所有组织的综合重量。体重在发育期为维持健康会不断地增加,发育完成期将到达出生时期的15~16倍。根据季节不同,秋天体重增加,夏天体重减少。体重增加最多的年龄是女性7~13岁,男性7~16岁。体重变化是测定身体发育、营养状况的健康指标。所以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体重迅速变化的时候就要注意是不是患有疾病。
\\t    推测疾病(请在相符的项前画√)
\\t    糖尿病 
\\t    □总是感觉口渴。
\\t    □小便量突然增加,常上厕所。
\\t    □最近体重急剧下降。
\\t    疾病
\\t    糖尿病
\\t    病例  32岁 金贞恩
\\t    以为是减肥成功,原来是生病了!
\\t    我身高167厘米,体重74千克,一直坚持减肥。我为减肥做了很多努力,比如调整饮食、喝水代替喝咖啡等。刚开始没什么效果,但是体重在一个月前开始急剧下降。我非常开心,以为是我的减肥法见效了,但是我觉得体重下降得太快了,一周内体重下降了3千克。刚开始大家都说我变漂亮了,但是后来大家就问我是不是病了,我的食量与减肥前一样,但体重还是下降。检查以后说是糖尿病,难道体重变化就是疾病的危险信号?
\\t    什么叫糖尿病
\\t    糖尿病是一种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不能维持正常功能的代谢疾病。糖尿病病人血液内的葡萄糖浓度变高会有高血糖特征,因此会引发很多并发症,并且尿液中有葡萄糖排出。代表性的并发症有糖尿性视网膜病(有失明的可能性),糖尿病肾病(肾脏功能障碍严重时需要透析),糖尿病神经病变(疼
\\t痛和酸麻),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较高。
\\t    引发糖尿病的原因
\\t    1型糖尿病(T1DM)是完全不能自身生成胰岛素,2型糖尿病(T2DM)是胰岛素相对不足,二者是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还有胰腺手术、感染,以及药物的作用,也可能导致糖尿病。
\\t    糖尿病的治疗
\\t    首先通过做血液检查诊断是否患有糖尿病。8~10小时内无任何食物摄入,测定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考虑患有糖尿病;还有一种任意时间测定的方法,采用75克无水葡萄糖负荷试验,血糖≥11.1毫摩尔/升,考虑患有糖尿病。
\\t  1型糖尿病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进行胰岛素注射比服药治疗血糖下降速度快。 
\\t  2型糖尿病首先要改变生活习惯,同时要服用药物。体重增加的话要适当的运动以控制体重。食疗法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但是为了控制体重,最好食用热量低和脂肪含量少的食物,比如,低脂牛奶、低脂奶酪、全麦食品、粗粮面包等。
\\t    糖尿病的预防
\\t    通过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使体重下降5%~7%,可以部分降低和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病。虽然不是100%的预防方法,但是却是最值得相信的。单纯凭自己的症状进行血糖调节是很危险的,所以一定要通过血糖测量仪来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