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伏契克是捷克一位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者,英勇的反法西斯战士。重要作品《绞刑架下的报告》这部不朽的著作是他在德国盖世太保监狱里惨遭刑讯、备受折磨,随时有可能被送上绞刑架的处境中,得到看守的主动帮助下,用铅笔头在碎纸上写成的,是一部用鲜血凝成的壮丽诗篇。
捷克作家、评论家尤利乌斯?伏契克(Julius Fucik l903—1943)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这位瘦弱书生更是一位共产主义英雄,“敌国外患之来,实磨砺英豪之一块试金石”。
伏契克,生于工人家庭,在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下,投身革命活动。18岁加入前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同年进入布拉格查理大学文学院读书,曾任党刊《创造》和《红色权利报》的编辑。德国法西斯占领捷克全境期间,伏契克被捕。随后,年仅四十岁的伏契克在柏林遇害。五年后,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向伏契克追授象征国家最高荣誉的白狮子勋章;1950年第二次世界和平大会上,伏契克又被授予“国际和平奖”,以兹表达世界人民对这位捷克民族英雄的敬仰。
伏契克把文学艺术当作反击法西斯主义的战斗利器,让文学作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绞刑架下的报告》是他在囚禁狱中时完成的纪实作品。文字记录了法西斯侵略者的残酷暴行,讲述了狱中难友们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是捷克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真金不怕火炼
——关于伏契克和他的《绞刑架下的报告》
伏契克夫人的话
出版说明
一九四三年春写于庞克拉茨盖世太保监狱
第一章 二十四小时
第二章 临死前的痛苦
第三章 二六七号牢房
第四章 “四○○号”
第五章 雕像与木偶(一)
第六章 一九四二年的戒严
第七章 雕像与木偶(二)
第八章 一小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