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如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弗尔特散文回忆录。捷克文学翻译家杨乐云领衔献译)
定 价:78 元
《世界美如斯》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捷克国民诗人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晚年撰写的散文体回忆录。诗人通过一则则故事缅怀着他一生中遇到的人和事。从次世界大战到祖国剧变,诗人讲述了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私人记忆,回忆着60多年来与捷克诗人、作家、批评家、艺术家和记者的交往细节,记录了半个多世纪来捷克文化界的变迁。同时,他也坦率地剖析了自己的艺术观点和创作倾向,展现了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在历经坎坷的一生后,晚年的他依然着迷于世间众美。回首往事,他说,剩下的唯有回忆。还有微笑!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散文回忆录◎ 比肩茨威格《昨日的世界》,深受昆德拉推崇◎ 追忆昨日欧洲,重现20世纪布拉格黄金岁月,描绘艰难人世之美丽如斯◎ 穿越两次世界大战,书写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私人记忆◎ 追踪赛弗尔特的创作道路,展现一代捷克诗人的共同命运◎ 捷克文学翻译家杨乐云领衔献译。备受赞誉的经典代表译作◎ 特别收录:赛弗尔特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词
译者序《世界美如斯》是捷克著名诗人,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雅 罗斯拉夫?赛弗尔特晚年撰写的回忆录。诗人在这里没有采用一般 回忆录按生活经历依次叙述的写法,而是通过一则则小故事缅怀他 漫长一生中所遇到的一些人和事,记叙了一些见闻和感受,作者着墨 更多的不是他本人的坎坷身世,而是在人生旅途中同他偶然走到一 起的许许多多的人,他们之中既有捷克近代文学艺术界很有影响的 诗人、作家、批评家、戏剧家、画家、雕塑家、音乐家,也有名望不大但 各以其善良的心灵或坚强的个性使作者深为感动和怀念的人。诗人 将一幅幅饶有趣味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观赏着,不知不觉便 追随着诗人步入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绮丽的布拉格风光,魅人的 捷克温泉胜地,二三十年代艺术家荟萃的布拉格咖啡馆,活泼的文艺 创作空气。当然还有德国法西斯占领下民族的苦难和斗争。从这本 回忆录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半个多世纪捷克文化界的许多情况,而 尤为重要的是,它展示了诗人的心灵世界,使我们对这位卓越诗人的 思想感情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得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与此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赛弗尔特走过的创作道路,在他那一代捷克诗 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JaroslavSeifert,19011986)出生于布 拉格市郊日什科夫区的一个工人家庭,中学未毕业即投身新闻工作 和文学事业。他二十岁踏上文坛,六十多年中写出了三十余本诗集、几本散文集和这本回忆录。他的累累硕果和多方面的文学活动对捷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赛弗尔特的诗歌创作历程比较曲折、复杂,内容和风格前后变化 甚大。这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动荡和各种哲学及文艺思想对捷克作家的影响。赛弗尔特生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他的童年是在祖国人民争取独立的岁月中度过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刚刚跨入青年时代的敏感的诗人受到鼓舞,他热情地参加了无产阶级的诗歌创作行列,协助青年文艺理论家卡雷尔?泰格建立先锋派文艺团体旋覆花社,写出了反映城市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部诗集《泪城》(1921)。可是不久之后,在西欧现代派文艺思想大量涌入捷克文艺界的情况下, 特别是在他与卡雷尔?泰格访问法国之后,他的诗歌创作有了很大 的转变。他放弃了重大题材而致力于描写个人内心的瞬息感受,讴歌春天、爱情和生的欢乐。他与泰格及另一位青年诗人创立了提倡 纯艺术观点的诗歌主义流派,反对诗歌直接为政治服务,主张把诗 歌从理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想象力的游戏。这一流派曾受到坚定的无产阶级诗人的反对,但为许多年轻诗人所接受,不仅 对诗歌创作,而且在其他艺术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36年以后,纳粹德国的威胁和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激起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感情,他从怀旧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小圈子里走了出来,创 作了《熄灯》(1938)、《披着光明》(1940)、《石桥》(1944)等诗集,谴责法西斯侵略,启发民族觉悟。不过,他的这些诗基本上是温和的,不像一般爱国主义诗歌那样慷慨激昂,而是以极大的温情表达他对祖国和母语的爱,对故乡布拉格的爱。他的好友诗人哈拉斯在读了他的《石桥》后曾不满地对他说:今天的诗不该写得这样甜,富有麻醉性。今天的诗应该像秋风那样悲号,像挣脱了锁链的狗那样狂吠,像猛兽的叫声那样凄厉。赛弗尔特觉得这话有道理,但是他说自己做不到。在他的诗里,爱总是比仇恨强大。战后至五十年代中期,他的诗大多回忆青年时代,诗风渐趋淡泊、蕴藉,不再像青年时期那样重视丰富的意象和出人意料的形象比喻。之后,由于政见不同受到批评,同时又因长期患病,诗人沉默了九年之久。1965年他的新诗集《岛上音乐会》问世,接着,《哈雷彗星》(1967)、《铸钟》(1967)、《皮卡迪利的伞》(1979)、《避瘟柱》 (1981)、《身为诗人》(1983),以及洋洋数十万字的回忆录《世界美如斯》(1982)相继出版。作为一位年迈多病的老人,他有如此旺盛的创作力,不能不令人惊叹!他的诗到这个阶段已是炉火纯青,不见刀斧之痕。他已不再重视比喻和韵脚,只是用朴素的、类乎散文的语言表 达更为本质的东西,抒写他复杂的内心感受和他对人生真谛的认 识。在饱经沧桑和长期患病之后,他的诗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表现手法上,似乎都已趋向于返璞归真;诗人的感情不再像山涧溪流,而 是海水般深沉、凝重,表面的宁静蕴藏着内心的浪潮起伏、波涛滚滚。 赛弗尔特是一位深受捷克人民喜爱的诗人,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他的诗集。尽管他深受西欧现代诗歌的思想影响,但他的诗是从优秀的捷克诗歌传统中生长出来的,有浓厚的民族气息。他是一位 语言大师,善于使捷克语的音乐性和丰富的表现力在诗歌中得到 充分的发挥,因此他的诗有一种天趣自成的文字美。诗人在一首诗 里也曾说过:假如那些诗句偶尔闪光,/并非我自身的光亮。/我热爱这语言。不过,诗人这种巨匠的语言造诣也是从刻苦的钻研中得 来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怎样与朋友们通宵达旦地在咖啡馆里切磋诗歌创作问题。 回忆录《世界美如斯》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作赛弗尔特本人对自己的诗歌创作的诠释。在这里,诗人坦率地陈述了他的艺术观点和创作倾向,以及他对西欧,特别是法国诗人的景仰。正如他的诗反复讴歌的是爱情、春天和美,回忆录的基调也是这几个方面,当然还 有垂暮老人的伤怀和惆怅。对爱情的追求是回忆录的一个主要题材,因为诗人把爱情看作希望、魅力和欢乐的象征。这和他的文艺 观诗歌表现人生的声色之乐是一致的。 《世界美如斯》长达五百多页,共分四个部分,译者从每一部分中 选译了各重要篇目,选择的着眼点在于帮助读者更多地了解诗人和他那个时代,同时也考虑了作者的散文特色。 杨乐云
【作者简介】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Jaroslav Seifert,19011986),捷克诗人、记者,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捷克作家。出身布拉格工人家庭,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初登文坛。他的创作横跨国家动荡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记录了捷克民族文化传统的真实风貌与诗人自身丰富而鲜活的内心世界。凭借其作品中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情感,他成为了捷克国民诗人。1967年,他被授予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艺术家称号。1984年,赛弗尔特由于展现了人类不屈不挠的解放形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位斩获该奖的捷克作家。代表作品有诗集《泪城》《群兜里的苹果》《铸钟》《妈妈》等,另有散文和回忆录作品《世界美如斯》。【译者简介】杨乐云(19192009),捷克文学专家,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世界文学》编辑部副编审。译有《过于喧嚣的孤独》《小城故事》《早春私语》《世界美如斯》等。杨学新、陈韫宁,长期从事中捷两国文化交流工作,参与翻译《笔迹的秘密》《世界美如斯》等。
Ⅱ 厄俄斯,朝霞女神引言心曲托燕小姐充满大海气息的纸盒钻石圣器去克拉卢比途中三个金币的故事与弗朗基谢克?赫鲁宾的谈话厄俄斯,朝霞女神山羊如镜饭馆一小块匈牙利熏肠诗人椅一盒荷兰雪茄诗人墓前随想四则先拥抱谁暗杀克拉玛什博士临刑前五分钟 Ⅲ 在煤炭市场的一夜引言古城大钟厨房的时钟故居穿着拖鞋出走母亲出嫁的小教堂路遇小诗人特里斯坦?科比埃尔的烟斗在煤炭市场的一夜马利安斯基温泉颂三阕月光奏鸣曲在卡洛维伐利的柱廊上我家园中的小蔷薇斯拉夫舞曲第十六首头戴弗里奇帽第十四颗星井和诗人Ⅳ 乌鸦飞满天引言去奈拉霍泽卫司的路上乌哈兰库大楼三本处女作切尔纳街英属圭亚那福阿德国王的香槟画家费尔迪什?杜沙赠送的狗 我的火腿生意冯?霍普审发诗的献礼迈森瓷器斯米霍夫的骷髅舞克拉卢比车站站台一缕金发悲悯心境与抒情心境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