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等文学流派进行研究,对当时活跃文坛的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经典作家及其作品进行阐释,对这些经典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人格魅力进行探索与展现,有利于加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担当和人文关怀意识,对当代文学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参照性功用。本书共七章:第一章左翼文学,第二章茅盾:游刃于宏阔时代的社会肌理, 第三章巴金: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第四章老舍:把捉市民社会的悲喜纤动, 第五章京派文学, 第六章现代派文学实验,第七章曹禺与30年代话剧。
导 论
第一章 左翼文学
第一节 左翼文学的缘起及演进
第二节 左翼文学精神及其流变
第二章 茅盾:游刃于宏阔时代的社会肌理
第一节 卷舒大革命时代风云
第二节 长篇巨制《子夜》
第三节 茅盾的文艺批评
第三章 巴金: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第一节 青春激情的呐喊
第二节 中年深沉的叹惋
第四章 老舍:把捉市民社会的悲喜纤动
第一节 检视市民文化与社会
第二节 庶民文学的经典:《骆驼祥子》
第三节 幽默俗白的大师风格
第五章 京派文学
第一节 京派的界定
第二节 京派文学思想
第三节 京派文学批评
第四节 京派作家的领衔者:沈从文
第六章 现代派文学实验
第一节 新感觉派小说
第二节 现代派诗歌
第七章 曹禺与30年代话剧
第一节 说不尽的《雷雨》
第二节 创新的《日出》
第三节 谜样的《原野》
第四节 话剧艺术的成熟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