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在变革中锚定出版的未来--苏青
当前,出版业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当数字技术、多媒体传播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重构内容生产与出版生态时,传统编辑出版工作者既面临纸质图书是否会消亡的出路焦虑,也迎来了互联网 融媒体 出版的发展机遇。张金先生的《现代编辑出版工作管见与思考》新著,以数十年的出版从业实践经验和深入扎实的理论思考,从破题、破局、破界和破茧4个维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条在变革中坚守出版初心、锚定出版未来、探索出版发展的新路径。
今天,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超过11亿人,读者早已不满足于被动接受纸质文本,而是期待更具互动性、个性化与场景化的阅读体验。张金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他以哲学家的犀利眼光审视出版业的未来发展愿景,从出版的范式转变破题,指出当前出版业正在从从事内容生产向提供用户服务转变。因此,每一家出版社都应重新考虑发展定位,知晓战略决定成败的道理,制定适应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全书第一部分出版社发展与管理收录的多为张金的破题之作,他还以自己就职的科学普及出版社开发的科普网游《传奇科侠》为例,说明当出版内容与游戏、教育、社交深度融合时,知识传播就能突破小众圈子,真正触达年轻受众的内心。为适应这种出版范式转型,在张金看来,每个编辑都应从文字加工者升级为用户需求分析师。因为,数字出版不是纸质图书简单的电子版搬家,而是重构知识的呈现逻辑与服务链条。
张金曾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贝壳阅读网和科学普及出版社等多家不同类型出版单位工作过,积累了丰富的出版经验,面对选题跟风、同质化严重、电商平台压价竞争等困境,他提出了传统出版差异化生存的破局策略,并给出了具体的成功案例。比如,地方科技社如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聚焦打造优秀眼科小而专学术专著,专业出版社如人民军医出版社深耕于医学资源数据库服务……这些成功案例的破局思路都遵循传统出版的生存辩证法,走出了数字出版必淘汰纸书的误区,强调个性化时代的出版转型,突出移动互联重构出版,重申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等富媒体出版将长期共存的预见。他在第二部分里漫说纸书出版是夕阳产业一文中,论证了纸质图书在深度阅读、收藏价值上的不可替代性,强调图书产品的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专门指出纸书、电子书、PC、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媒介形式,都可以成为阅读的载体。在张金看来,正是因为读者群体不同,需求不同,因此,不同的知识类型,就会选择不同的图书载体。认识到了这一点,出版业就能做到既坚守传统出版的优势,又能不断接纳新事物、新技术、新媒体,真正做到守正固本、开拓创新。
张金是最早关注网络时代新技术对传统出版业冲击的编辑之一,他曾兼任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以及该协会专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副秘书长,同时还具有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资质,善于研究、吸纳新技术对传统出版的促进作用,本书第四部分数字出版和第五部分媒体融合转型升级收录的文章都与新技术有关。他认为,技术不是洪水猛兽,而是重构出版生态的工具。在大数据将重构出版业这篇文章里,张金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出版业的未来发展图景:手机将成为普及性终端,图书读者将被手机用户取代;无处不在的用户行为可查找、可追溯,由此可实现阅读定制;广告发布效率的提升,会直接转换为阅读消费行为;人工智能采集的社交群组大数据,将促进出版物的内容更具针对性;编辑复制发行渠道的完成时间变短,将带动出版业转型升级;用户行为大数据让传统发行转型为客户服务,使得跨行业融合趋势日益增强。张金的这些预见,有的已经成为现实,那些还没有完全显现的愿景也提醒我们必须认真正视,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出版业未来将推动知识服务枢纽这一趋势的到来。
出版社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思维和战略眼光的人才。张金就是我在担任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时专门引进的人才,他在出版社由事业单位转为经营企业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争取国家财政项目资金促进出版社转型发展方面功绩卓著。在他看来,出版业变革的核心是人的变革,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机制和适应创新人才施展才华的出版企业运营体制的变革。书中的许多文章都为他的这一观点提供了佐证。为此,早在11年前,张金就在《中国出版商务周报》上发文做数字出版,你有人才吗,探讨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数字人才,指出人才匮乏制约数字出版发展,提出了培养数字出版人才的八大措施,以及引进数字出版人才的三条秘笈。他认为,现代编辑出版人才既要懂出版规律,又要掌握数据分析技术,还必须具备互联网运营思维。确实,人才与机制的迭代革命,需要传统编辑出版工作者凤凰涅槃、破茧重生,以获得更多、更新、更强的创造活力。
出版的本质,是知识与思想的传承;无论技术如何进步、迭代,出版的这一本质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现代编辑出版工作管见与思考》一书着眼于现代和思考,既不盲目追捧技术万能论,也不固守传统优越论,而是倡导一种理性的世界观、发展观和创新观,强调用互联网思维重构出版业的服务模式,用技术手段拓展出版物的传播边界,用全新的人才观打造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但前提是必须始终以优质的内容作为根基。它同时提醒我们:出版业的变革并不是要去颠覆传统,而是让出版以更加贴合时代发展的方式弘扬文明的精彩,承载文明的重量,延续文明的发展,拓展文明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编辑出版工作管见与思考》虽然只是张金先生自谦的一些管见,但仍然值得图书编辑、出版管理者乃至阅读爱好者认真阅读。有感于斯,谨填《破阵子》词一首,贺张金新著面世,共迎现代出版未来。
是为序。
2025年7月1日于京津新城青静园
第一部分 出版社发展与管理
002 简论出版社发展战略的制定
007 试论地方科技出版业的现状与出路
013 地方科技出版社发力摆脱边缘化
018 出版社董事长职能定位不应小觑
021 新形势下科普出版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028 浅论出版社的ERP工作
033 科技图书的品牌策略
第二部分 编辑视点
038 大众医学图书:细策划贴近市场新理念催生热潮
041 众社分食卫生资格考试书
044 宠物图书:注重情感与审美
047 科普图书如何既叫好又叫座
051 科普出版需要贴近读者、融入市场
055 漫说纸书出版是夕阳产业
057 回望2010年科技出版
062 盘点2011年科技出版十大热点
066 《你的世界我最懂》策划案例
第三部分 宣传营销
070 四个多让出版社高效使用微博
072 出版微商是蛋糕还是鸡肋
074 数字时代的图书营销
077 出版社的出路在建立自主平台SNS
078 少儿图书营销书内与书外
第四部分 数字出版
082 谁说数字出版不能盈利爱思唯尔在线期刊涨价的启示
085 数字出版:战略决定成败
087 概念高潮过后的数字出版
089 浅论数字科普出版物及衍生品的产业化运营
098 数字出版,出版社能做什么?
101 移动互联网三部曲之三:阅读
103 未来电子阅读器的盈利模式
106 电子书价格该涨还是该跌?精品电子书是未来的方向
108 App,出版社如何对待?
112 做数字出版,你有人才吗?
118 鱼和熊掌可兼得出版社如何培养数字出版人才
121 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阶段及对策
125 浅论科普网游的策划开发与运营
130 关于数字出版的思考及模式盘点
135 数字出版为什么还如此初级?
137 大众数字出版需要颠覆性思维从图书读者到多元商品消费用户
141 数字出版的主要盈利模式及实现渠道
143 网络阅读的现状、走向与未来趋势
149 传统出版机构如何做好在线教育?
153 数字出版标准应该是免费的、开放的
155 数字出版:技术加工商技术落后于内容提供商
157 2011年数字出版热点聚集
160 我看2014年数字出版
165 出版社如何运营好电子书?
168 数字出版如何提升能力打造精品
第五部分 媒体融合转型升级
178 个性化时代的出版转型
180 大数据将重构出版业
186 移动互联网出版:颠覆图书的策划、生产与营销
189 图书出版面临的新课题:电子出版物
194 传统出版社如何把握互联网 机会实现变革和转型
200 在两种媒体融合发展中出版工作管理初探
207 大数据时代的出版:从内容复制到知识服务
211 移动互联网重构出版
216 媒体融合出版的运营管理之道
第六部分 国际书展、版权与走出去
222 博洛尼亚儿童书展引发的思考
225 2014年法兰克福书展小记
229 多管齐下,做好中医图书版权贸易工作
232 数字时代的版权新情况
234 数字出版走出去的五道法门
239 访问法国巴亚出版集团的收获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