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东华,1983年生,四川金堂人,博士,现为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担任四川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治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厅级项目四项、横向项目三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和四川省软科学项目两项。参与《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立法项目。出版专著两部,公开发表论文多篇。主持 教 育 部 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一项、西华大学教改项目两项,参与省部级教改项目多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项,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学科竞赛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赵修文,1970年生,四川通江人,博士,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华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新文科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四川省行政管理学会委员,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四川省教育评估院教育评估监测专家。一直致力于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5部、教材2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SCI、CSSCI、CSCD收录26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规划项目及企业横向科研课题20多项。主持省部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6项。获四川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牟绍波,1975年11月生,四川犍为人,三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为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西华大学工商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 育 部 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四川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厅等项目评审专家。主要讲授《管理学》《生产运营管理》《企业管理案例分析》等课程。主编教材3部,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姚世斌,1973年12月生,重庆巫溪人,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毕业于四川农业大,获管理学硕士学位。主研究方向:企业统计与财务分析、公司治理及内部审计等。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收录4篇,北大核心10余篇。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60余项,到校经费400余万元。获得科研及教学奖励10余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厅级一等奖1项,校级奖励10余项。主要社会兼职:四川教育审计学会常务理事,宜宾市税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宜宾市国际税收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西华大学科技园管理公司监事等。
目录
001 第一章绪论
002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009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013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016 第四节 创新点
018 第二章数智化管理人才培养的缘起
018 第一节 数智化管理人才是教育理论发展的新方向
039 第二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数字化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论述
046 第三节 数智化管理人才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
055 第三章数智化管理人才的内涵与相关素养
055 第一节 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数智化管理人才的需求
060 第二节 数智化管理人才的核心内涵与研究图谱
064 第三节 数智化管理人才的特质分析
068 第四节 数智化管理人才的核心素养
075 第五节 小结
077 第四章数智化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077 第一节 人才培养理念
098 第二节 人才培养目标与数智化管理人才的需求不匹配
110 第三节 课程融合不足无法支撑数智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121 第四节 单一学院和单一学科的教学保障机制难以满足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137 第五章数智化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
137 第一节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142 第二节 管理人才复合型知识结构与企业发展高度契合
148 第三节 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157 第四节 新质数智化管理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需更加健全
164 第六章数智化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
164 第一节 确立人才培养理念
167 第二节 以数智化环境下的人才需求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
171 第三节 跨学科深度融合,定制培养方案
175 第四节 构建管工复合、进阶引领的课程体系
180 第五节 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支撑平台
186 第六节强化师资、资源建设,完善全方位教学保障
195 第七章西华大学数智化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
195 第一节 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201 第二节 人才培养目标及素质要求
204 第三节 课程体系
209 第四节 培养方式
212 第五节 教学制度
214 第六节 文化环境
217 参考文献
233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