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方法 0》是大卫·安德森的经典著作,深入探讨了看板方法在知识型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揭示了看板方法如何帮助企业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工作流程,提升客户满意度和组织敏捷性。书中不仅介绍了看板方法的核心理念,还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在不同行业和组织中的成功应用,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本书的亮点在于对看板方法的深度剖析和实践指导。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经验,详细阐述了看板方法的核心价值观、通用实践以及背后的哲学思想。书中通过微软、Corbis、Posit Science 等知名企业的案例,展示了看板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强大能力,以及如何通过持续改进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
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共 17 章。第/一部分聚焦于看板方法在技术研发中的应用,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看板方法如何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效率;第二部分则探讨了看板方法的持续进化,包括服务交付经理的角色、看板方法的哲学基础、成熟度模型等内容。书中还附有初始看板方法价值观和戴明管理 14 条的解读,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参考资料。
看板之父大卫安德森重磅新作,中国精益看板领域权-威实践者、大卫·安德森中国独-家合作伙伴Agilean公司精英团队担纲翻译。吴穹、王明兰、包尔瑾等敏捷管理专家等联袂力荐。
微软、华为、招行、平安都在践行的管理方法。以渐进式方法论无痛实现规模化敏捷,让企业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敏捷社区爆款小蓝书全新升级版本,实现从"流程优化"到"系统进化"的思维跃迁,突破传统敏捷方法局限性,打造规模化敏捷第一方法论
湛庐文化出品
大卫·安德森
看板方法创始人,看板成熟度模型、F4P框架和企业服务规划的共同创建者。将精益方法,尤其是看板方法引入软件行业的先驱,被誉为软件看板之父。2011年创立看板大学(KanbanUniversity),该机构拥有400多位认证培训师,提供从基础看板系统设计到企业级看板教练的全路径课程。
精益看板公司(LeanKanbanInc.)首-席执行官。该公司提供培训、咨询、活动和出版业务,致力于让全球管理者接触到zui新思想。作为企业管理专家,大卫 · 安德森拥有超过40年高科技行业管理经验,曾任职于IBM、Sprint、摩托罗拉和微软等科技巨头。2008年创立大卫·安德森管理学院,以体育教练哲学为核心,开发实战导向的管理课程,帮助全球管理者掌握21世纪企业所需的决策框架。
企业管理思想创新者。著有《看板方法》(Kanban)《敏捷管理实战》(Lessons in Agile Management)
《软件工程的敏捷管理》(Agile Management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译者简介]
张棚粟
敏捷领域从事多年咨询工作,敏捷规模化框架Adapt的贡献者之一,Adapt是Agilean团队结合多年实战经验,为中国金融组织量身定做的规模化敏捷框架。
王海浪
组织敏捷顾问,拥有战略规划和经营分析等经验,擅长战略管理、业技协同。
雷晶晶
Agilean资-深顾问,精益敏捷管理顾问。十余年金融行业的从业经验,擅长业务与研发协作提效以及OKR等领域。
推荐序一 系统性与渐进性兼具的管理理念
廖为民
招商银行总行信息技术部工程效能团队负责人
招商银行看板推广负责人
推荐序二 以渐进式变革实现规模化敏捷
吴穹
Agilean首席咨询顾问
AKT&KCP认证看板讲师与看板教练
推荐序三 最简单的方法,最大的收益
唐·莱纳特森(DonReinertsen)
畅销书《产品开发流的原则》作者
推荐序四 看板方法的全新呈现
切特·理查兹(ChetRichards)
畅销书《必胜》作者
中文版序 中国企业的规模化应用己走在世界前列
第一部分 当看板方法用于技术研发
第 1 章 我们为什么要采用可视化看板系统 003
第 2 章 微软,利用看板方法从最差做到最好 015
第 3 章 停止估算,不做计划 033
第 4 章 Corbis,利用看板方法实现持续改进 057
第 5 章 运营检视,看板方法的基石 075
第 6 章 Posit Science,始于 Scrum 框架 093
第 7 章 原型看板 107
第 8 章 定性风险分析方法,企业成功采用看板的关键 119
第 9 章 流动系统,看板系统设计与看板方法实施 131
第二部分 看板方法的持续进化
第 10 章 服务交付经理,看板方法的关键角色 149
第 11 章 无法之法,看板方法背后的哲学 165
第 12 章 看板方法的认知升级 173
第 13 章 看板成熟度模型 195
第 14 章 提高组织成熟度的领导力路线图 213
第 15 章 流动系统对企业级业务敏捷的重要性 225
第 16 章 看板方法的规模化落地 235
第 17 章 看板方法中的领导力与赋能 251
附录一 初始的看板方法价值观 267
附录二 戴明的管理14条:21世纪的解构与解读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