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近年来,在原材料、土地、人力等方面成本不断攀升的挑战下,制造业企业以往粗放式的要素驱动型发展方式正在转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在一些先进制造业中,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已经变成现实,与此相应,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也在进行全面深刻的转型升级。
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产出占全世界的比重约为20%;2024年,制造业产出占比超过30%,约为美国制造的2倍,远超日本制造和德国制造的总和。2010年以前,我国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玩具、家具等,装备类、电子类等技术密集型制造品不到30%。2024年中国制造的总出口量比2010年翻了一番;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59.4%,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过四成;具有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加速出海。
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变化引起了一些西方国家的忧虑,近几年,其通过关税、科技脱钩、技术出口限制等手段来遏制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一些国外企业也配合所在国家的政策,与我国企业进行激烈竞争。这些情况都要求我国的企业,特别是涉及出口和海外经营的企业,必须尽快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领导力。
2025年,中国的60后大部分退出职场,而90后00后年轻一代渐渐成为职场主体。与父辈不同的是,90后00后生活在经济社会更加繁荣、法治更加完善的环境中,他们对平等、权益的追求意识更加强烈,以往有效的管理办法、领导手段对他们可能越来越不起作用。如何将新一代员工凝聚起来,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问题。
我国企业大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40多年历史中发展起来的,和欧美发达国家企业一二百年的发展史有较大差距。在看到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整体水平在迅速提升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企业与世界一流同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本书要做的工作就是,梳理我国一流企业在领导力方面的经验,重点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领导力提升的积极作用方面,同时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领导力时,需要吸收哪些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方法、流程,最终探索出中国化的企业经营管理的领导力模式。
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领导力时,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价值体系的潜力,使其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原生动力。
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儒家思想除了自身不断发展创新之外,也对其他思想流派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对道家、法家、兵家等的影响。
在本书中,我们选取了孔子和唐太宗两人作为以儒家思想凝聚团队、锲而不舍追求理想的领导者典范。从事功上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他的理想未能圆满实现,但他对理想的追求激励无数仁人志士继续前行,他也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而唐太宗及其团队则以显赫功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璀璨篇章。
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领导力在他从55岁到69岁带领学生周游列国的壮举中体现得最充分。当时的交通工具、道路都十分简陋,周游列国对于一个进入老年的学者来说,充满着风险。14年中,孔子多次遭遇险境,其中两次有性命之忧,至于讽刺、挖苦、冷遇,一路未绝。但孔子不仅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还能用理想信念凝聚团队,最终完成了这个历程。孔子在匡地之围和陈蔡之厄中,用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的信念来激励自己和学生们,通过与弟子的思想交流,将儒家价值观活生生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圣贤之君,他即位时只有28岁,当时距离唐朝建立仅过了8年,唐太宗面临的是百废待兴的局面。唐太宗将儒家价值观引领力体现在以身作则、思想教育、制度建立、赏罚分明等多个方面,在贞观时期的23年中,集聚了魏征、杜如晦、房玄龄、马周等一批杰出政治家为共同的理想奋斗,实现了贞观之治。当时朝廷官员仅仅600余人,而管理的疆域西至中亚,北至蒙古高原,东至鸭绿江,南至两广,唐太宗及其团队的领导力可见一斑。
到了近现代,儒家思想被中国杰出企业家如张謇、卢作孚等深度践行;改革开放后,宋志平、宁高宁、任正非、于东来等杰出代表也纷纷涌现。
宁高宁的职业生涯都在央企中度过,他主导了华润集团变革、中粮集团转型、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的重组,在每一个岗位都取得了优秀的业绩。宁高宁自称国企放牛娃。他认为做国企领导者,就要履行好职业经理人的职责,要具备对国家的忠心和对消费者的良心。作为国企领导者,宁高宁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将儒家价值观引领力思想和国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以及西方现代管理理念进行有机融合与创造性发展,他总结出来的领导力思想对我国国企经营管理很有启发意义,很多做法可以直接借鉴。
第二,中国传统领导力思想的各流派,既有相对独立性,又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最终趋势是走向融合。
从中国的领导力思想来说,群经之首《易经》是开端,而《易经》实际上包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各家思想的成分。春秋战国时期,道术将为天下裂,各家思想的创始人基于不同的立场,为应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分别提出了儒、道、法、兵等不同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体系在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在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比如,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到了战国乃至秦汉时期,已经吸收了法家和道家的思想成分。吸收法家思想的人物以荀子为代表,他的两个学生就是著名的法家人物李斯和韩非子。吸收道家成分的思想,就体现在《中庸》和《易传》中,将道家的宇宙论思想与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结合起来,为宋朝理学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明朝王阳明则将先秦儒学的创新版本理学进一步创新,推出了心学。王阳明心学在哲学层面融合了先秦儒学、宋明理学、道家、禅宗,而在政治军事实践方面融合了法家思想、兵家思想,可以说王阳明领导力思想以心学为基础,融合了中国传统领导力思想的各家精髓,是中国传统领导力思想的集大成者。
道家也是一样,在战国到秦汉之间,道家与法家思想融合,产生出一种用于国家治理的学说黄老之学,成为汉初从高祖到汉武帝前期的主流政治哲学。
法家是中国领导力思想的重要流派,我们现在所知的法家大致可分为齐国法家和三晋法家两个系统。齐国法家的代表著作是《管子》,三晋法家的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子、李斯等。但如果我们追溯三晋法家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晋国的开国始祖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姬发之子、周公姬旦的侄子,属于创立周朝的家族,武王与周公都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极力推崇的周文化的核心成员。由于唐叔虞分封到的地域情况特殊,周朝给唐叔虞的指示就是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因此,唐叔虞从一开始建立的治国传统就带有鲜明的因地制宜、创新变革的特点,这与鲁国严格按照周朝礼乐制度进行国家治理的路径是有很大不同的。由此,晋国法家传统兴盛发达。在法家发展的雏形时期,除了注重功利、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断变法的治国特点外,晋国领导者重视很多儒家理念,这在晋文公及其团队在19年流亡生涯和9年当政中的政治军事举措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我们今天的领导者在学习吸收传统领导力思想时,既要看到不同思想流派的差异、相对独立性,也要看到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方面。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人文关怀著称,在管理上长于战略判断与机会捕捉,充分吸收这些有利于根据市场环境、产业格局的变化进行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在领导艺术、领导智慧上形成优势。
西方文化以科学思维、法治传统为特点,在管理上体现为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制度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如SOP(标准作业程序)、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KPI(关键绩效指标)、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流程管理,再如制造业中的定置管理、5S、看板管理、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等,都是典型的西方式企业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模式,都是中国企业应该借鉴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流程有机融合,在消化、吸收外来方法、流程等的基础上,探索出中国化的企业经营管理领导力模式。令人欣慰的是,本书中重点介绍的企业领导者都符合上述要求。
第四,围绕科技创新进行创新力培养。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认识到现代科技对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综合实力成为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的核心主线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重大的科技创新之一就是两弹一星,这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取得的震惊世界的成就,也激励着无数中国人在科技领域继续前行。
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指出,电话、电脑、飞机等都属于基础创新,影响深远,有的创造出全新的产业,有的使既有的产业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后40多年的企业史可以说是追赶史,即使是华为这样的标杆企业,其早期发展也属于追赶西方科技。40多年的追赶史让中国企业在中低端产业链取得了强大优势,并继而转向中高端产业链。
让人欣慰的是,由于我国在科学、教育等方面的长期高强度投入,在最近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的科技创新已经在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高铁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等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华为为例,2020年,华为总收入是8000多亿元,2021年,由于美国禁止芯片企业向华为供货,华为的手机业务受到很大影响,荣耀品牌被迫剥离出售,华为的营业收入骤降至6000多亿元。但华为仅花了大约3年时间就研制出7nm芯片,华为高端手机重出江湖。2024年,华为营业收入再度升至8000多亿元,这是荣耀品牌从华为剥离之后的收入。学界和业界的很多人认为,中国芯片产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经可以量产7nm芯片,表明中国在芯片领域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由十几年缩短到了三四年。
更让人欣慰的是年轻一代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如张一鸣在算法推荐方面的创新、梁文锋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王兴兴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这些年轻一代企业家在聚焦于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在管理创新、商业生态创新、业务创新等方面发力,改变着产业、行业的规则、格局及发展方向,开辟全新的发展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年轻一代中国企业家队伍将不断壮大,并将引领世界企业发展方向。
第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优势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职业化管理手段有机融合,打造卓越的企业组织力。
与西方注重科学思维、法治传统的特点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在中国企业中,优秀的领导者都重视员工权益,通过共同愿景的打造增强企业凝聚力,挖掘员工潜力。
湖南株洲千金药业原董事长江端预创立的千金经营法式,其核心内容包括创立经营形制、坚持利润导向、运用市场方式、实行利益共享。江端预之所以创立这一经营模式,出发点之一就是让员工活得有尊严,让员工共享企业改革的成果。江端预力推的千金文化不是老板文化,而是员工文化。在千金药业,员工每年都会收到一份甜蜜指数问卷。2022年年初的问卷调查显示:99.28%的员工认同企业,97.83%的员工有幸福感和归属感,97.99%的员工有成就感。
国企如此,民企也如此。中国零售业的标杆胖东来之所以被同行、顾客称许,就是因为其创始人于东来对顾客、员工自始至终的关爱与呵护。从1999年开始,胖东来就开始实行三三三的分配机制:每年的利润30%用于社会捐献,30%用于下一年的垫付成本,剩下的30%全部分给了员工,管理层只保留10%。因此,有网友赞许胖东来体现了中国企业的温良和仗义。
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力在现代企业中的体现。
第六,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提升企业领导力。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发展;同时,中国企业从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将越来越多地与世界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同台竞争。因此,了解发达国家同行情况,学习吸收其优点,是十分必要的。
在充分肯定我国企业长足进步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何志毅以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的平均营收利润率做对比,中国上榜企业的平均营收利润率为3.95%,低于全球平均值的6.64%和美国的8.61%,只达到全球平均值的60%和美国平均值的46%。
另外,一些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不少是高科技企业,如美国企业,有曾经引领潮流的惠普、3M、思科、IBM、通用电气、仙童,现在仍然处于前列的微软、英特尔、苹果、谷歌、亚马逊、甲骨文、脸书、特斯拉等,相比之下,我国类似的大型高科技企业为数还不多。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企业从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稳步迈进,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与世界同行同台竞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将成为中国企业的领导力提升的巨大推动力,具有高水平领导力的中国企业将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力提升 1
第一节 现代领导力概说 3
第二节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2
第二章 《易经》思想与现代领导力提升 25
第一节 《易经》思维方式与系统思维方式的关系 27
第二节 现代案例研究:宁高宁领导力思想中的战略思维 37
第三章 先秦儒家思想与现代领导力提升 49
第一节 先秦儒家思想与古代领导力典范 51
第二节 现代案例研究:山东豪迈集团的企业文化特色 70
第四章 道家思想与现代领导力提升 81
第一节 道家思想与领导力提升的关系 83
第二节 道家思想应用的历史案例:汉初黄老之学与汉文帝执政 91
第三节 现代案例研究:义乌发展经验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98
第五章 法家思想与现代领导力提升 109
第一节 法家思想与领导力 111
第二节 现代案例研究:美的职业化制度建设和主动自我变革
精神 131
第六章 兵家思想与现代领导力提升 147
第一节 兵家思想中的领导力智慧 149
第二节 现代案例研究:从五德的角度看双童公司 160
第七章 禅宗思想与现代领导力提升 171
第一节 禅宗的创新本质 173
第二节 禅宗思想及其形成过程对现代领导力思想的借鉴意义 182
第八章 王阳明心学思想与现代领导力提升 189
第一节 王阳明心学的领导力思想精髓 191
第二节 王阳明心学思想赋能现代领导力提升 205
结 语 224
参考资料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