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
|
定 价:168 元
- 作者:佘凌,张永广,曹政,李辉
- 出版时间:2025/9/1
- ISBN:9787522855509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G115
- 页码:
- 纸张:纯质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
商品库位:

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以写史的笔法,发掘并厘清了各学科成长源头和脉络路线,通过跟踪学科发展走势,预见学科发展方向,以此推动中国经济学与管理学学科建设。
王海杰,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河南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负责人
上篇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 一 政治经济学学科的起源 二 政治经济学学科的演进脉络 三 政治经济学学科的中国化 四 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前景第二章 西方经济学 一 改革开放前后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基本概况 二 中国西方经济学学科的演进脉络 三 西方经济学学科的中国化 四 西方经济学学科的展望第三章 世界经济 一 世界经济学科的起源 二 中国世界经济学科的历史演进 三 中国世界经济学科的丰富发展 四 中国世界经济学科的展望第四章 国民经济学 一 国民经济学学科的源流与沿革 二 中国国民经济学学科的演进脉络 三 国民经济学学科的中国化及应用 四 中国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展望第五章 区域经济学 一 区域经济学学科的起源 二 区域经济学学科的概况 三 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中国化 四 区域经济学的新发展第六章 财政学 一 财政学学科的起源 二 中国财政学学科的演进脉络 三 财政学学科的中国化与学科应用 四 财政学学科的发展前景与展望第七章 金融学 一 金融学学科的起源概述 二 中国金融学学科的演进脉络 三 金融学学科的中国化及应用 四 金融学学科发展的思考 附 保险学学科发展简介第八章 产业经济学 一 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内涵 二 产业经济学的演进脉络 三 产业经济学在中国的产生及特色 四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五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方向第九章 国际贸易学 一 中国国际贸易学学科的发展概况 二 国际贸易学在中国的引入、传播及发展 三 国际贸易学学科理论在中国的吸收与发展实践 四 国际贸易领域学术资源概况 五 中国国际贸易学发展前景展望第十章 劳动经济学 一 劳动经济学学科的历史回顾:建立伊始至1978年 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劳动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劳动经济学学科理论的发展 四 劳动经济学学科的新变化及新问题第十一章 经济统计学 一 专业设置 二 高等院校 三 人才培养 四 教材著作 五 学会组织和学术期刊 六 学术交流第十二章 数量经济学 一 数量经济学学科体系在中国的建立 二 数量经济学学科体系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三 数量经济学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三章 会计学 一 会计学学科的起源与概况 二 会计学学科的演进脉络 三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学学科的应用 四 会计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展望第十四章 财务管理学 一 财务管理学学科的起源与概况 二 财务管理学学科的内容与演进脉络 三 财务管理学学科的中国化 四 财务管理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展望第十五章 市场营销学 一 市场营销学学科的概况与缘起 二 市场营销学学科的演进脉络 三 市场营销学学科的发展与展望第十六章 人力资源管理 一 引言 二 产生与发展: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事管理阶段 三 引进与学习:20世纪90年代至2007年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四 融合与创新:2008年以来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本土构建尝试阶段 五 突破与超越: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新趋势第十七章 战略管理 一 引言 二 战略管理学科的起源 三 中国战略管理学科的演进脉络 四 中国战略管理学科的应用 五 中国战略管理学科的总结与未来展望第十八章 公司治理 一 公司治理学科的起源 二 公司治理学科的研究内容 三 公司治理学科的中国化 四 公司治理学科的发展前景第十九章 组织行为学 一 组织行为学的起源 二 组织行为学的演进脉络 三 组织行为学的中国化 四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前景与展望第二十章 运营管理 一 运营管理学科的源流与沿革 二 运营管理学科的中国化 三 运营管理学科的展望第二十一章 供应链管理 一 供应链管理的起源 二 供应链管理学科的发展 三 供应链管理学科在中国 四 供应链管理学科的发展愿景下篇第二十二章 新结构经济学 一 新结构经济学学科的概况 二 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三 新结构经济学的应用 四 新结构经济学的发展前景展望第二十三章 金融地理学 一 金融地理学的缘起 二 金融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 金融地理学的中国化应用 四 金融地理学的前景与展望第二十四章 农业农村经济学 一 西方农业农村经济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二 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历程 三 国内外农业农村经济学学科的研究进展 四 新时代农业农村经济学学科面临的挑战与转型第二十五章 信息经济学 一 信息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二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三 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中国化与成果 四 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应用领域及前景第二十六章 行为经济学 一 行为经济学的起源 二 现代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三 行为经济学学科研究的中国化 四 行为经济学学科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展望第二十七章 创新经济学 一 创新经济学的起源 二 创新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三 创新经济学的中国化应用 四 创新经济学的发展前景展望第二十八章 管理经济学 一 管理经济学的起源、内涵和演进 二 中国管理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三 中国管理经济学的发展方向第二十九章 能源经济学 一 能源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背景 二 能源经济学学科的发展现状 三 能源经济学学科的建设 四 能源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前景与展望第三十章 数字经济学 一 数字经济学的起源、内涵和概念演进 二 数字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脉络 三 中国数字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前景与展望第三十一章 互联网金融 一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理论根源 二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内生逻辑 三 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及模式 四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监管 五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第三十二章 临空经济学 一 临空经济的衍生 二 临空经济学学科培育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三 临空经济学学科培育与发展的实践基础 四 临空经济学学科在中国培育与发展的现状 五 中国临空经济学学科发展前景参考文献 一 中文文献 二 外文文献附录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