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缅甸中央盆地西缘蒙育瓦式铜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研究

缅甸中央盆地西缘蒙育瓦式铜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研究

定  价:60 元

  • 作者:范良军,李伟清主编
  • 出版时间:2023/7/1
  • ISBN:9787558751011
  • 出 版 社:云南科技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P618.41 
  • 页码:174页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26cm
  • 商品库位:
9
7
7
8
5
7
1
5
0
5
1
8
1
蒙育瓦超大型铜矿床产在缅甸中部密支那-实皆断裂带以西的印-缅白垩纪弧后背景的晚新生代火山岩盆地内,属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南段的缅甸斑岩型铜成矿带,是印度-欧亚大陆后碰撞阶段陆内构造岩浆活动时期重要的特色成矿矿床。蒙育瓦铜矿区包括七星塘(K矿)、萨比塘和南萨比塘(S&S矿)、莱比塘(L矿)四个铜矿床。蒙育瓦铜矿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对其成因模式的总结及找矿预测均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在整理区内已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梳理主要控矿要素的基础上,建立成矿模型,总结成矿规律;充分利用已有物探、化探、遥感及矿化信息,进行矿床深边部及周边地区的找矿预测,以期为后续勘查及矿山规划建设提供依据。本书是研究的成果展现,主要叙述了系统的岩芯编录,岩石岩相学观察,岩石主微量元素、全岩硫铅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和测温分析,矿物电子探针分析,以及遥感地质工作,结合已有物探、化探信息,认为蒙育瓦铜矿床是一个超大型斑岩-高硫化热液型铜矿床,其发育与中新世安山质岩浆(形成了安山斑岩-闪长斑岩)的活动密切相关。矿体的分布主要受控于深部的闪长斑岩体、中浅部的火山隐爆角砾岩筒及其伴生构造,形成了隐爆角砾岩筒(以及部分火山碎屑岩)中的火山热液角砾岩岩墙型矿化,安山斑岩(-闪长斑岩)以及火山碎屑岩、砂岩中的细脉-浸染型矿化,以及主干断裂和砂岩地层中的石英-硫化物脉型矿化,进而提出蒙育瓦铜矿床的控矿要素及成矿模式。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