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数字迁徙。本书以独到的视角,揭示了这场迁徙如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和秩序。从时间感知的变革到空间概念的重构,从连接方式的革新到技术驱动的社会变迁,本书剖析了数字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书中以强大的前瞻性和逻辑,构建了TSN模型以时间、空间、网络三个核心维度来剖析数字社会的运作机制。同时提出了TESC螺旋框架,展示了技术、经济、社会与文化如何相互作用,形成数字空间的动态秩序。包含六项核心内容:第一,揭示数字时代的新秩序:通过创新的TESC螺旋模型,本书展示了数字社会动态演进的内在逻辑。第二,深入探讨加速社会现象:剖析即时性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节奏,以及如何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中找到平衡。第三,解析数字空间的新型社交法则:从网红现象到弱连接的力量,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字时代的社交智慧。第四,前瞻性地探讨新兴技术趋势:如生成式AI和空间计算等正在重塑数字社会的力量。第五,剖析数字经济的新范式:从无边界市场到零工经济,本书为读者展现了数字时代的财富新图景。第六,深入探讨数字文化的演变:从网络语言到数字艺术,本书解读了数字时代的文化新形态。这本书是一本充满洞见的实用指南。它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数字世界,无论是普通大众、企业家、政策制定者还是教育工作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指引。在当前AI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概念风靡的背景下,这本书的出版无疑将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它不仅能满足读者对数字社会的好奇心,更能为他们提供在这个新世界生存的智慧。
1、国内探讨数字社会学的重要作品。直面人类从物理空间迁移至数字空间这一历史性变革,探索数字文明的未来,提出了时下的前瞻性议题我们未来如何在数字空间找到生存位置和存在意义!
2、通过TSN模型和TESC螺旋框架,系统性解析了数字社会的核心运行机制,提供了对未来社会秩序的预测和变革工具图。
3、从数字化商业模式到网络社交礼仪的规则重塑,它为数字时代的个人和组织提供了实用指南,以及寻找商机和职业发展方向的分析框架和工具,帮助读者在数字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并取得成功。
4、结合了社会学、经济学、技术学、文化研究等多学科视角,深入探讨了数字社会在各个方面的影响,不仅能拓宽读者的认知边界,而且具备应用价值。
5、众多学界大咖、专业人士推荐。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刚;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大众汽车可持续发展访问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郑路;润米咨询创办人刘润;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邵培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北京市思诚社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社区居家养老分会会长于显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北京法律谈判研究会会长侯佳儒;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唐磊;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主持人王冠;个人品牌顾问、《一年顶十年》作者剽悍一只猫;导演、艺术家朱少宇联合推荐。
唐兴通
数字社会学者、数字商业创新顾问
早一批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社交媒体与社会结构复杂互动的华人学者之一,也是将社会学及其他人文学科的深刻洞见引入数字商业创新的先行者。
拥有20年的研究、一线咨询实践经验,执教12家中外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的高级管理课程。已出版(及翻译)《创新的扩散》《引爆社群》《种子用户方法论》等18部作品。
被业内人士誉为冷静的数字时代思想家,其研究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命题展开:人在数字社会中如何实现完整而有尊严的发展。他致力于为深陷焦虑的个体与组织提供兼具现实洞察与未来导向的行动框架。
引子 浩浩荡荡的人类大迁徙
002 先从一个真实故事开始
004 向数字空间迁徙,开始诗意地栖居
011 数字社会学:一场异于传统社会学的变革
016 数字社会的游戏规则:时空网(TSN)模型
023 TESC螺旋模型:数字社会的动态秩序
第 一部分 人工智能时代的生存法则
第 一章 时间:即时的力量与加速社会
040 困在算法里的外卖员
042 时间:数字社会运行的操作系统
044 对时间的感知:数字空间中的主观体验
047 数字魔法师:算法与数据重塑时间
050 时间织网:在数字社会中编织你的生活
053 数字节奏:同步与异步的交响曲
057 秒回压力:即时性压力下的生存法则
061 线性时间与非线性时间
064 无边界的陷阱:工作与生活的模糊界线
067 碎片化时间,拼凑人生:数字时代的忙碌与焦虑
070 加速社会:数字时代的时间感知
074 温暖时刻:时间胶囊与数字记忆
第二章 流动的空间:从地理到心理
078 距离消解:心灵与技术的无边界流动
082 新空间的诞生:数字社会形态
084 数字空间的发展历程:从简单文本到增强现实
086 身体不在现场:数字身份的交往
089 数字空间中的匿名性:面具背后的真相与幻象
092 附近的消失
097 真实幻象带来的危机
102 走向不确定性:从稳定到流动的生存智慧
第三章 网络连接的力量
106 连接无界:网络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108 从传统社会到数字社会:连接方式的六个变化
112 人成为数字空间的一个节点
116 网红现象:连接与信任的新定义
118 连接的艺术:精准标签与算法推荐的配合
120 数字时代的隐形机会:弱连接的魔力
125 点赞、评论、转发:你的在线影响力是新货币
129 去中心化网络:更开放和更平等的新时代
131 从点赞到极化:网络传染的深层影响
135 未来,不只有人的连接,也有物的连接
第二部分 数字社会的动态秩序
第四章 技术驱动:点燃数字社会的引擎
142 技术变革与社会变迁:鸡和蛋的问题
144 从功能导向出发的新技术
147 技术方向:时间被优化,空间被扩展,连接被强化
150 空间计算,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合二为一
153 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数字社会的新力量
157 责任心和孝心的平衡:家庭养老的新选择
160 网络暴力与技术操控舆论:重建数字空间的正义之声
163 新技术与不平等:数字鸿沟的扩大与缩小
167 技术、生活与社会变迁的新景观
第五章 经济变革:数字财富的重塑与分配
172 无边界市场:数字经济如何重新定义商业
175 从实体到数字:数字经济的基础与未来
177 点击与货币:数字时代的经济活动
179 数字空间中的供给与需求
183 附近的商业:本地生意数字化
186 情绪数据的暗市:当你的心情也成为生意
189 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危机与机遇并存
194 零工经济的崛起:技能经济与个人自主性的结合
198 数字时代的财富新思维:重新定义和理解资产的概念
第六章 社会:人们如何适应与改变
204 数据与关系:构建数字社会生态系统
208 我是谁:数字分身和认同的重塑
219 数字社交内卷:解密无形的压力与焦虑
223 在数字空间保持风度:新的社交互动礼仪
230 诡异时刻:对方正在输入中……
234 数字空间里的权力游戏
237 从个体互动到社会结构:数字社会的演进之路
242 数字社会结构: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性
第七章 文化涌动:人工智能时代的表达与共鸣
248 数字社会的共同语言:连接彼此的数字文化
251 数字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构
253 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思维与教学模式
257 个性化学习路径:算法时代的自我发展
260 网络语言:数字时代的语言变革与思考
263 数字空间中的星座、塔罗牌文化及网络算命
266 新艺术语境:数字空间中的创作与展示
268 数字娱乐的崛起:重塑文化消费与生产
271 数字新文化认同:流动中的族群记忆
结束语 一切都刚刚开始
274 从农业社会到数字社会:人们的自我表达与连接
276 未来,一段没有终点的旅程
278 请与弱势群体一同前行
281 数字社会是块崭新的画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