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我国高校美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分析当前美育课程建设现状、成绩与不足,深入探究新时代美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与创新路径。通过辨析中西方美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的理论逻辑,以及新时代美育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的实践逻辑,探索两者融合发展的路径。作者运用案例分析、专家研讨等实证方法提出思政课改革创新策略,强调丰富美育内容、拓宽美育形式的重要性。
本书适合思政课教学领域的学习者、研究者及感兴趣者阅读。
胡蓉,湖南长沙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行政办公室主任。拥有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协同创新,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校级教育研究课题四项,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建设,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在SCI、EI级刊物等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
苏练火,福建泉州人,大学学历,硕士研究生,现任晋江市伟冠双语实验学校思政课教师、校务办公室副主任,中学二级教师职称。研究方向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实践与教学策略优化。主持省级教育规划课题一项,在CN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篇。
目录
第一章 美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概述
第一节 美的定义阐释
一、 对 何为美 的不同回答
二、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对美的解读
第二节 美育的界定与特征
一、 美育的界定
二、 美育的特征
第三节 近代以来我国美育发展历程
一、 近代至新中国成立时期的美育发展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美育发展历程
第二章 美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考察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
一、 主体性的生成: 基于人与自然的维度
二、 真善美统一何以可能: 人的超越性存在
三、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表达的理解
第二节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育思想
一、 道: 真情之流 中的 美
二、 无为: 出世的超然之 美
三、 仁: 诗教 与 乐教 之 美
第三节 国外文化中的美育思想
一、 从精神中来构建美的概念及其本质
二、 从具体物质及其属性探索美的本质
三、 从人的生活中来探索美及其本质
第四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的心理学构建
一、 需求层次理论的一般性诠释
二、 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基本心理素养
第三章 美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背景透视
第一节 美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然性诠释
一、 全球教育发展趋势探究
二、 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美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诠释7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培养人高尚审美品性的功能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实现师生的主体自由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培养人崇高的审美理想
第三节 美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能性诠释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蕴含的自然美资源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蕴含的社会美资源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蕴含的艺术美资源
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蕴含的科技美资源
第四章 美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考察
第一节 美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案例
一、 美育融入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二、 美育融入的教学效果评估
第二节 影响美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因素分析
一、 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
二、 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 学生接受能力和参与热情
第三节 美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
一、 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
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
三、 教师培训和学生引导
第五章 美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探究
第一节 教师通过内外兼修给学生传递美
一、 教师要加强内在美修养
二、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外在美
第二节 充分利用课程本身所蕴含的美进行审美化教学
一、 课程目标与美育目标相融合
二、 教学中审美化教学方法的采用
三、 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融入美的因素
四、 教学板书布局的和谐与意境的至美
五、 建立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
第三节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审美修养
一、 帮助学生树立审美化学习理念
二、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促进学生的审美创造
附 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