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隐书屋》四种包括《海隐书屋诗稿》一卷、《海隐杂记》二卷、《海隐书屋名胜纪游集》一卷、《祖茔讼案》不分卷。清人胡嗣超撰,手稿本。胡嗣超身历清乾隆、嘉庆、道光、 咸丰四朝,此间正值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海隐书屋诗稿》为作者诗歌集,共留诗132首,诗风古朴。《海隐杂记》共记事约423条,内容为作者生活在京城以及游幕见 闻。《海隐书屋名胜纪游集》主要内容为对前人著作进行征引改编及个人游记。《祖茔讼案》主要记录了道光年间清常州府武进县胡氏宗族内部围绕祖茔盗葬以及醮赘、冒姓等问题展 开的诉讼案。
《海隐书屋四种》包括《海隐书屋诗稿》一卷、《海隐杂记》二卷、《海隐书屋名胜纪游集》一卷、《祖茔讼案》不分卷。清人胡嗣超撰,手稿本。
胡嗣超身历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此间正值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他大半生因生计游幕京城及直隶、江苏、陕西、山西、四川、云南诸省,六十三岁始谋得崇文门宣课司副使一职,七十四岁致仕,八十二岁卒故,人生阅历可谓丰富。除是书外,胡氏传世著述尚有《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易卦图说》六卷。
一、 胡嗣超家世与生平
胡嗣超(17781860),字善延,号鹤生,世居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门内元丰桥东下塘。清咸丰三年(1853),由京师顺天府迁居直隶房山县(今北京市房山区)小白岱村西头路南。
据清人胡裕溥所撰《毗陵胡氏世牒》,嗣超乃明礼部尚书、赠太保胡濙十一世孙。曾祖胡芝清,字萼渚,一名廷俊,封文林郎、云南禄丰县知县。祖胡用嘉,字嘉思,号会庵,敕封文林郎、云南禄丰县知县,赠中宪大夫、兵部武选司郎中,例赠通议大夫、三品卿衔、鸿胪寺正卿。父胡文英,一名纯学,字质余,号绳崖。清乾隆八年(1743)拔贡,考取八旗教习。三十年(1765)顺天副榜。敕授文林郎,历任云南通海、嶍峨县,直隶唐山、高阳县知县。有《诗疑义释》《庄子独见》《吴下方言考》等书行世。
嗣超先祖自常州府武进县移家京师顺天府,当始于任职京官的祖父胡用嘉,故其父胡文英才可能中顺天副榜。胡文英先娶绍兴姚氏,继娶吴氏,皆无所出。侧室段氏生二子:嗣起、嗣超。
嗣超生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农历三月十九日。其年少时光应该主要是在北京、常州两地度过的。在《海隐杂记》中,作者几次提到他年少时在京城游玩的场景,如乾隆五十五年(1790)清高宗八十寿诞,京城举办皇会,当时胡嗣超十二岁,亲睹了皇会的盛况,故写道:予幼时在都亲所见闻者。又如作者记述都门佳景丰台芍药,亦说予少时曾至其地。但是常州在胡嗣超的内心始终是真正的故乡,在《海隐杂记》中,每言及常州,作者必曰吾常吾乡,足见他对祖籍常州府的感情认同。他曾自述年少时到明代文学家唐顺之别墅荆川读书处去游玩,并于院内梨树下摘梨下酒。
胡嗣超,常州武进人,后举家迁至北京,身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大半生四处游幕,至63岁高龄谋得崇文门宣课司副使之职,82岁卒故,葬于房山。
前言
整理凡例
书前题识
海隐书屋诗稿
海隐书屋诗稿序
登雨花台
夜饮读东坡诗即效其体
见山东邀小饮走笔答之并戏简同学庄生
寄陈二柳北
得蕉衫兖州书却寄
题韩昌黎张中丞传后序
寄史六蕉衫并索诗时春雪正甚二首
次前韵简杨大见山二首
春日饮见山答次李玉溪水斋诗见赠原韵
孤桐鹤
元墓二首
相思曲
晚晴登擅胜阁有感
西碛歌
从元墓至吾山司徒庙探梅
古柏行
函谷关
秦关道中
经渭南白香山故里有怀
雨后自长安还鄠
凌霄花
九日登钓台
马嵬驿
山溪涨有引
纪游诗九首
发凤县
留侯庙
马道
青桥驿
鸡头山
滴水崖
五漫岭川陕分界处
天雄关
芙蓉溪
答杨大少白见赠原韵
题吴梅村集二首
五月二十五日初食荔支和东坡韵
谒少陵草堂祠
薛涛井有引
留别杨大少白四首
登楼
秋雨有怀即酬少白
城东晚霁
夜读渔洋山人水月庵诗枨触旧怀援笔和之仍用东坡清虚
堂韵
和杨大少白池上玩月再用清虚堂韵
何事
闻杨大见山将自邠还蜀遥有此寄
偶于成都市上得先君子前在粤东所刻庄子独见感事写怀
得诗二十韵
万里桥
薛涛井
百花潭
秋日早起
丞相祠堂祠西即惠陵
忆蟹
剑关
利州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