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继《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包容性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后的第二部研究粮食主产区粮食和生态双安全的专著。本书着眼于粮食主产区粮食和生态双安全目标,围绕双安全保障的脆弱性,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目标实现过程中相互促进和掣肘的作用机理,分别对单一目标下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脆弱性、双安全目标下粮食安全生态代价以及脆弱性协同进行了多个维度多个层面的分析,系统设计了防控脆弱性实现双安全的政策路径和对策建议。
绪论
第1章 粮食和生态双安全的理论与机理构建
1.1 理论研究进展
1.2 理论概念与方法
1.3 粮食和生态双安全理论机理
第2章 粮食和生态双安全的形势与问题
2.1 粮食功能区与粮食主产区
2.2 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保障效能
2.3 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支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粮食安全脆弱性的评估
3.1 粮食安全脆弱性水平
3.2 粮食安全系统脆弱性水平的动态性
3.3 粮食安全系统脆弱性的空间属性
3.4 粮食安全系统脆弱性因子识别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生态安全脆弱性评估
4.1 农业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模型
4.2 农业生态脆弱性水平测度
4.3 农业生态脆弱性时空属性
4.4 农业生态脆弱性水平的重心迁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粮食安全保障的生态代价测度与预警
5.1 粮食安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
5.2 粮食安全保障耕地转换的生态代价测算
5.3 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
5.4 粮食安全保障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损失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粮食和生态双安全脆弱性的预警
6.1 粮食与生态安全脆弱性测算
6.2 基于脆弱性的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耦合协同
6.3 耦合协同水平的动态演化趋势预测
6.4 基于脆弱性协同的双安全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粮食和生态双安全脆弱性防控政策
7.1 粮食安全政策的演进路径
7.2 粮食安全政策的演进逻辑
7.3 双安全目标下脆弱性防控对策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