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是师范生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教程。本书以软件应用为中心来构建内容体系,分成"应用理论篇”"软件应用篇”"硬件应用篇”和"综合应用篇”四个部分。"应用理论篇”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技术趋向、理论基础精要和教学设计精要。"软件应用篇”侧重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素材的获取与处理技术,PPT课件制作技术,数字故事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技术。"硬件应用篇”侧重现代教学媒体的系统构架、投影系统的操作技术、扩音系统的操作技术。"综合应用篇”关注翻转课堂和智慧课堂两个热点。本书是对2018年出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修订和改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目前已发行14500多册,因其涉及的应用知识急需更新,所以需要修订,此次修订还将针对读者的评论、问题及反馈等,逐一进行改正。
梁兴连,男,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副教授,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任教师。主要承担《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师教育通识课程、《网页设计》《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教学设计》《微课设计》《信息科技课程与教学》《在线课程设计》等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教师教育通识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负责人。主编、副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重庆市高校普通本科重点建设教材1部、普通教材2部,主持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省部级质量工程2项,主持重庆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师教育AI通识课程2项。获重庆师范大学优秀教师、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优秀奖、优秀本科生导师、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10余项。主要从事智慧教育、数字素养、数字社科等领域研究。主持重庆市社科规划、重庆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等省部级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项,发表CSSCI、EI等论文12篇。获重庆市优秀教育技术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
应用理论篇
第1章 现代教育技术
1.1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1.2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1.3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
1.4 现代教育技术的热点与前沿
1.5 学科教育技术
第2章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2.1 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
2.2 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技术取向
2.3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2.4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第3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3.1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框架
3.2 教学理论
3.3 学习理论
3.4 视听理论
3.5 传播理论
3.6 系统科学
第4章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
4.1 教学设计概述
4.2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4.3 教学设计的价值评价
软件应用篇
第5章 数字文本教学材料
5.1 文本概述
5.2 文本教学材料的获取方法
5.3 文本教学材料获取与处理实践
第6章 数字图像教学材料
6.1 图像概述
6.2 图像教学材料的获取方法
6.3 图像教学材料获取与处理实践
第7章 数字音频教学材料
7.1 音频概述
7.2 音频教学材料的获取方法
7.3 音频教学材料获取与处理实践
第8章 数字视频教学材料
8.1 视频概述
8.2 视频教学材料的获取方法
8.3 视频教学材料获取与处理实践
第9章 动画教学材料的获取与制作
9.1 动画概述
9.2 动画教学材料的获取方法
9.3 动画教学材料的获取与处理实践
第10章 数字教育资源
10.1 数字教育资源概述
10.2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资源
10.3 地方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资源
10.4 数字教育资源常用网站
第11章 PPT课件设计与制作原理
11.1 PPT课件概述
11.2 PPT课件结构设计与制作
11.3 PPT课件页面设计与制作
第12章 PPT课件设计与制作实践
12.1 PPT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实践
12.2 PPT课件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践
第13章 微课设计与制作原理
13.1 微课概述
13.2 微课开发方式
13.3 微课教学设计
13.4 微课媒体设计
13.5 微课教师语言表达
第14章 数字动画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14.1 万彩动画大师概述
14.2 万彩动画大师设计与制作数字动画微课片段
硬件应用篇
第15章 现代教学媒体
15.1 教学媒体概述
15.2 教学媒体应用系统
综合应用篇
第16章 翻转课堂与智慧课堂
16.1 翻转课堂
16.2 智慧课堂
第17章 人工智能与教育
17.1 人工智能
17.2 国际视野下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17.3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与学
17.4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展望
第18章 虚拟现实与教育
18.1 虚拟现实
18.2 虚拟现实的教育应用
第19章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融合
19.1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内涵和发展
19.2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目标和原则
19.3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层次和策略
19.4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典型教学模式
第20章 未来教育
20.1 未来教育的内涵
20.2 未来学习环境
20.3 未来教师角色与发展
20.4 未来教学与学习模式
20.5 未来教育路径与障碍
20.6 未来教育的典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