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涵盖高校原始创新的时代背景、理论溯源、影响因素及评价、国际比较、典型案例分析,以及现存问题与对策路径等方面。本书系统梳理了原始创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构建了分类型的原始创新概念框架,并从我国高校原始创新的实际出发,识别并提炼出影响原始创新的关键因素。通过总结和借鉴国外经验,本书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系列对策路径,旨在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养原始创新人才,助力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提供理论支持、实践指南和政策启示。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2000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
1998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1989-1994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
1985-1989 浙江大学化工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至今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2013-2015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
2008-2013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竺可桢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5-2008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2006 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主任
2005 浙江大学创新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基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常务副主任
2000 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助理
1999 破格晋升为浙江大学教授, 2001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8 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5 破格晋升为浙江大学副教授,并任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1994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教兼任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现任中国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管理评论》执行主编、《创新与创业管理》《创新与演化经济学评论》《科技管理学报》《创新科技》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Studies(ESCI期刊)主编、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SSCI期刊)顾问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Asia Business Studies(ESCI期刊)顾问委员会委员、Technovation(SSCI期刊)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rketing(SSCI期刊)编委、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SCI)编委。
目录
理论篇
第1章 原始创新: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3
1.1 原始创新的时代背景 3
1.2 原始创新的战略意义 4
1.3 原始创新中的高校作为 9
第2章 原始创新理论 13
2.1 原始创新的概念内涵 13
2.2 原始创新的特征 18
2.3 原始创新的概念构建 20
2.4 原始创新的影响因素 25
2.5 原始创新评价 28
第3章 高校原始创新影响因素及评价 32
3.1 高校原始创新影响因素 32
3.2 高校原始创新评价 41
实践篇
第4章 国际高校原始创新实践 47
4.1 面向未来的创新导向 47
4.2 宽松自由的创新氛围 51
4.3 注重积累的创新能力 58
4.4 国际多元的创新环境 64
第5章 原始创新的中国高校实践 79
5.1 中国高校原始创新典型团队案例 79
5.2 中国高校原始创新实践经验总结 187
展望篇
第6章 中国高校原始创新提升展望 197
6.1 中国高校原始创新现状与不足 197
6.2 中国高校原始创新优化路径 205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231
参考文献 233
附录1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240
附录2 高校原始创新科研团队调研问卷 241
附录3 中国高校原始创新案例库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