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孩子总对同一本绘本百读不厌?
? 如何通过共读真正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学习力?
? 不同年龄的孩子,到底该选什么样的绘本?
? 亲子共读时,除了"照本宣科"还能怎么做?
答案就在这本书里!
绘本,不仅是图文结合的艺术品,更是具有“四会一本”特质与功能的教育金钥匙,它能同时培养孩子的认知力、审美力、情感力和社交力。本书从亲子共读的三大核心问题——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出发,通过权威理论与真实案例,带读者发现绘本如何开启儿童成长的无限可能、0-12岁分龄如何科学选书,独创“三套系统19把钥匙”亲子共读法,让每次阅读都事半功倍。
?科学分龄体系+权威方法论
既是教授又是妈妈的作者,17年深耕于儿童阅读与语言教育,提出了“三套系统19把钥匙”的绘本阅读法,从语言启蒙到深度思考无缝衔接,解决 “共读无效”的痛点。
?提供了分龄分主题的绘本推荐
精选200+中外优质绘本,按年龄(0-2岁婴儿/3-6岁幼儿/6-12岁小学生)和主题(入园适应、情绪管理、幼小衔接)分类,一键匹配孩子需求,解决“选书难”的问题。
?亲子共读场景化指导
提供睡前共读、无字书共读等具体场景指导,结合真实案例解析,示范怎么读、怎么问、怎么讨论的“活态”阅读。
?情感联结双赋能
绘本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认知、审美等能力,用“四会一本”的理念,让共读成为亲子沟通的桥梁,增进亲子关系。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要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立德树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任务。 现代教育需要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 和“怎样培养人” 的系列问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国家将家庭教育提到了更高的地位。家庭是人的生命之源,成长之本,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中长大的,又会形成新的家庭。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更离不开爸爸妈妈的悉心照料和精心养育。在当前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背景
下,如何进一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如何进一步贴合当代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也是广大父母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质的背景下,诸多家庭教养方式中,亲子共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伴随着大量中外儿童绘本、图书的创作与出版的大趋势,很多父母都已经逐步认识到阅读对孩子成长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家长们一直苦于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和思想观念指导,无法在浩瀚的儿童读物中进行合适的筛选,不知道应该采用哪些更恰当的共读方法,使得亲子共读还存在诸多问题。从出版市场来看,探讨亲子共读,介绍阅读指导方法的书籍还不甚丰富,尤其是可依托的理论著作、家庭教育(亲子共读)指导方案,以及相匹配的资源也还相对薄弱。基于此,我认为本书的创作出版恰逢其时。
我从2006年入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今教育学部)以来,一直致力于儿童阅读与语言教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2007年,伴随着儿子的出生,我结识了绘本,由此开启了我们的亲子共读之旅,也打开了儿童阅读教育研究的新视野。2010年,基于对绘本在亲子共读层面神奇作用的体验,我把这种书籍引入了小学,也掀开了立足中国学校独特情境的、本土化小学绘本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探索序幕。经过17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成果,包括教辅材料(《绘本阅读与表达》《美读美绘》《美读美绘活动方案》)、理论文章、案例研究、全国大会(全国绘本课程与教学研讨会)、全国规模阅读入校园活动(“小圭璋”中国原创绘本插画展暨绘本教学研讨活动)、专门期刊、高校教材(《绘本教学十二讲》)、学术专著(《绘本教学与儿童语言发展》)、普及性著作(《枕着绘本入睡的孩子》)等)。这些丰富生动的实践与系统理论化的总结思考,让我充分相信绘本教育教学运用的无限空间和深远意义。
本书是我多年作为高校学者学术研究的阶段性思考,也是在儿子16岁、女儿9岁之际的一次为人母亲的回望与反思。我主要围绕着“亲子共读的理论和方法”这一核心主题展开,从“亲子共读为什么”(Why)、“亲子共读读什么”(What)和“亲子共读怎么读”(How)三个广大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进行阐述,分为理念篇、资源篇、方法篇三部分。每一部分下又细分出几个具体的话题。同时,本书学习和借鉴了儿童发展心理学、阅读教育学、家庭教育学、绘本本体论、儿童文学、艺术设计等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探讨亲子共读的价值和意义,引起家长对亲子共读的重视;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适读绘本的特点,介绍不同主题的代表性绘本作品,特别关照儿童发展的需要、家庭亲子共读情境的独特性,为家长提供亲子共读的参考内容和资源选择标准;结合具体的亲子共读案例,从绘本整体性阅读方法——图文合奏着读书的“三套系统19把钥匙”入手,充分探讨了亲子共读中如何朗读、如何讲读、如何提问、如何讨论以及如何阅读无字书等具体操作性问题,从亲子共读指向儿童成长的突出方面,给予亲子沟通、阅读指导、活动拓展的方法和策略,倡导走向“活态”的亲子共读。
我希望给予家长以及其他关心儿童成长的成年读者一本专业的、可操作的案头指导书,用科学系统的理念,专业的选书眼光,有效开展亲子共读,从而达成亲子之间的积极沟通,促进亲子共同成长,增进家庭情感,助力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和谐发展。
姚颖
2023年12月
姚颖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学教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秘书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综合研究基地研究员,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修订组成员。主要从事儿童阅读与语言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专著、主编高校教材 10 余部,出版各类地方教材、校本教辅材料和普及读物近 60 本,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在期刊上发表学 术论文 80 余篇。
【目录】
序言 1 理念篇:亲子共读为什么 1
1.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3
2.营造和谐美好的亲子关系 13
3.跟绘本学有效的亲子沟通策略 24
4.亲子共读对幼儿的价值 37
5.亲子共读对小学生的价值 48
资源篇:亲子共读读什么 57
6.绘本是亲子共读最好的资源 59
7.好绘本,如何选 74
8.适合不同年龄的绘本 85
9.不同主题优质绘本举隅 104
10.从绘本过渡到文字书 115
方法篇:亲子共读怎么读 127
11.图文合奏着读书——三套系统19把钥匙 129
12.亲子共读中如何朗读 143
13.亲子共读中如何讲读 155
14.亲子共读中如何提问 171
15.亲子共读中如何讨论 186
16.无字书,怎么读 204
17.走向“活态”的亲子共读 220
结语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