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规划教材之一,系统梳理了五官科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前沿科学研究进展。在内容上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五官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包括五官科常用检查方法、辨证方法和治疗技术;第二部分为以临床为导向的五官科科学研究内容,包含五官科研究常用动物疾病模型、实验方法及临床研究方法。各论主要按部位介绍五官科常见疾病,包括外障眼病、内障眼病、其他眼病、耳部疾病、鼻部疾病、咽喉疾病、口腔疾病。每个疾病从治疗、研究进展与热点、古籍选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强化研究生对临床各病诊疗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医药防治眼耳鼻咽喉疾病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学科带头人,曾获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湖南省医学学科领军人才,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第三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部省等各级科研课题40项;获部省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15项,学术著作优秀奖3项,指导培养博士生38名、硕士生107名。湖南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 湖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2019年
湖南省“十一五”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 2011年
“医教协同培养体系”在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创新与实践 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9年
中医诊断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2019年
高等医药院校教学模拟医院的构建 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1年
目录
总论
第一章五官科常用检查方法2
第一节眼科常用检查方法2
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检查方法13
第三节口腔科检查方法24
第二章五官常见症状和体征辨证30
第一节眼部常见症状与体征辨证30
第二节耳鼻咽喉常见症状与体征辨证34
第三节口腔常见症状与体征辨证38
第三章五官科常用治疗技术42
第一节眼科常用治疗技术42
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治疗技术47
第三节口腔科治疗技术52
第四章五官科研究常用动物疾病模型60
第一节常用实验动物的五官解剖60
第二节眼部疾病研究动物模型76
第三节耳鼻咽喉疾病研究动物模型100
第四节口腔疾病动物模型107
第五章五官科研究常用实验技术112
第一节实验动物操作技术112
第二节影像学研究技术118
第三节功能学研究技术121
第四节病理形态研究技术124
第五节细胞生物学技术126
第六节分子生物学技术129
第六章五官科临床研究方法141
第一节五官疾病循证研究方法141
第二节五官疾病临床疗效评价的主要方法145
第三节五官疾病常用临床研究方案设计方法147
第四节真实世界五官疾病临床研究方法151
各论
第七章外障眼病158
第一节上胞下垂158
中医五官科学研究
第二节白涩症161
第三节火疳169
第四节聚星障173
第八章内障眼病178
第一节瞳神紧小、瞳神干缺178
第二节绿风内障183
第三节青风内障191
第四节血溢神膏201
第五节视瞻昏渺205
第六节络阻暴盲210
第七节络瘀暴盲215
第八节目系暴盲220
第九节视衣脱离225
第十节消渴内障229
第十一节高风内障235
第九章其他眼病240
第一节近视240
第二节风牵偏视244
第三节弱视247
第十章耳部疾病250
第一节耳胀耳闭250
第二节脓耳253
第三节耳聋257
第四节耳眩晕261
第十一章鼻部疾病267
第一节鼻窒267
第二节鼻鼽271
第三节鼻渊275
第四节鼻槁279
第十二章咽喉疾病284
第一节喉痹284
第二节乳蛾291
第三节喉瘖297
第四节急喉风301
第十三章口腔疾病305
第一节口疮305
第二节唇风309
第三节牙宣病312
第四节牙痈病316
中医五官科学研究生推荐阅读书目321
本书彩图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