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作为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十分丰富,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一份珍贵遗产,它成书于中国即将结束春秋战国乱世,进入大一统的新时代的关键时刻。《吕氏春秋》致力于把在秦国实行的政策理论化,作为统一的秦帝国的治国纲领,它其实就是吕不韦的治国纲领,适应秦国统一天下的需要的。用诗的方式做一个《吕氏春秋》的译本,这是译者近20年间多次阅读《吕氏春秋》后的一个终于固化下来的闪念。诗比论文最容易接受的一种表达方式,诗句最富于感情,韵文更易诱发共鸣,更深刻的理解往往实现于不可言说的顿悟,顿悟似乎是可以实现古往今来的最具灵犀的沟通。
1.《吕氏春秋》:洋洋二十万言,堪称先秦最考究的文字。这是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创作出来的最好的文字之一,是那个时代的思想结晶。《吕氏春秋》书成之后,吕不韦曾悬赏千金求改一字而不得。
2.《吕氏春秋》:有“杂家”之名,又有堪称先秦时代百科全书之实。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3.根据史实可以大胆推断:《吕氏春秋》是与青少年秦王嬴政成长而成熟相伴左右的秦的治政重典。作为先秦时期唯一一部可知道确切写作年代的书,同时又是一部相对而言被忽视了太久的先秦典籍。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把它与《周易》《春秋》《国语》《离骚》等相比并,看作“倜傥非常之人”所作的重要著作。高诱称它“大出诸子之右”。但“历代没有深入研究此书者”。
4.《吕氏春秋》的诗笔记:以探索创新的现代诗歌方式呈现的白话译文。既注重保有典籍的原汁原味,又具有现代诗歌的韵律和美感。有韵味,有回味。方家作序,开卷有益,掩卷有得。
扎希,为笔名。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高级记者。
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学习与研究》和《诗刊》《草堂》等报刊杂志发表哲学、(国际)政治、理论、言论、诗作及新闻报道数百万字。出版专著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