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几乎人人都在谈论元宇宙,但元宇宙究竟是什么?元宇宙给法律带来了怎样的变革与挑战?法律又会对元宇宙产生怎样的约束与制衡?元宇宙会带来哪些机遇与风险?我们应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不被侵犯?……关于这些问题在本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本书立足于中国的法律制度,从涉元宇宙的典型案例出发,对元宇宙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以此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元宇宙法律图谱,并展现其中的规范逻辑。 
本书不仅介绍了虚拟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智能合约、非同质化通证(NFT)、共识机制、数字货币、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AR/VR)等元宇宙中的热点内容,还深入分析了在元宇宙时代如何理解“人”、组织、合同、资产等。 
本书既适合拟了解元宇宙的法律专业人士,也适合对元宇宙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吴烨,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博士,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民法典研究院副院长。在《法学家》《法学杂志》《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部分成果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等研究课题十余项。
第一章 元宇宙中的数字身份: 虚拟人具有主体地位吗? 
一、 背景  
二、 典型案例:首例 “AI陪伴者” 侵权案 
三、 框架体系:基本类型与概念图谱 
四、 法律风险:虚拟人背后的法律课题  
五、 法律适用:从 “技术中立” 迈向 “技术向善” 
六、 结论  
第二章 元宇宙中的自治组织:DAO是法人吗? 
一、 背景 
二、 典型案例:“The DAO” 系统漏洞事件始末 
三、 穿透数字面纱:DAO是法律意义上的组织吗? 
四、 域外立法:美国怀俄明州《DAO法案》评析 
五、 中国语境:DAO在中国可能是什么? 
六、 结论  
第三章 元宇宙中的契约秩序:智能合约是合同吗? 
一、 背景 
二、 揭开面纱:智能合约是合同吗? 
三、 法律风险:智能合约对传统合同规则的突破与挑战 
四、 类型分析:智能合约的三种治理结构 
五、 法律适用:从“合同自由”到“信赖保护” 
六、 结论 
第四章 元宇宙中的“凭证”:万物皆可NFT吗? 
一、 背景 
二、 典型案例:首例NFT侵权案  
三、 法律性质:为何“万物皆可NFT”? 
四、 规范路径:NFT的监管政策及法律适用  
五、 结论 
第五章 元宇宙中的团体自治:共识机制通向数字正义吗? 
一、 背景 
二、 概念界定:共识、 共识机制与区块链 
三、 类型化分析:共识机制的不同模式  
四、 法律适用:共识机制是一种决议行为吗? 
五、 结论  
第六章 元宇宙中的经济系统:数字货币受法律保护吗? 
一、 背景 
二、 揭开面纱:数字货币是货币吗? 
三、 类型划分:法定数字货币与民间数字货币 
四、 法定数字货币:法定货币的数字化 
五、 民间数字货币:比特币是受法律保护的财产吗? 
六、 结论 
第七章 元宇宙中的虚实交互:从“人脸识别”到“AR/VR技术侵权” 
一、 背景 
二、 典型案例:“人脸识别第一案”拉开的序幕 
三、 新型案例:AR/VR技术引发的新问题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元宇宙相关名词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