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一本畅销30多年、广受赞誉的经典心理学教材,以通俗易懂和内容全面闻名,集结了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以及神经科学、情绪和临床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结晶,深入分析了大量引人入胜的案例和当代事件,敢于面对有争议的话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 
对于没有心理学基础的读者来说,本书是生动有趣的入门类读物。本书从身体、环境、思维和感觉、个人发展、健康和障碍等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架构,将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能满足读者对人类本性的好奇,也能为读者提供必要的思维工具,帮助他们区分事实与虚假信息或伪科学,成为更知性、更理智的人,从而更好地工作与生活。 
无论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教师、从业者,还是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其他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受益。 
卡罗尔·韦德 
斯坦福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美国心理学会教务部主席,美国心理学会和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会员。曾在圣迭戈梅萨学院担任10年的心理学教授,现在马林学院和多米尼加大学任教。韦德就批判性思维和加强心理学教育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写作和演讲,与塔佛瑞斯合著了《心理学》《观点心理学》《最长的战争:观点中的性别差异》。 
 
卡罗尔·塔佛瑞斯 
密歇根大学跨学科社会心理学博士,作家,演说家。除了与韦德合著的书以外,还著有《误测女性》《愤怒:被误解的情绪》。塔佛瑞斯的很多书评及评论性文章都被收录于《心理呓语和生理呓语:利用心理学批判性地思考新闻中的问题》。 
 
塞缪尔·R.萨默斯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社会心理学家,塔夫茨大学心理学教授,对群体组成及多样性、刻板印象及偏见、心理学与法律的交叉领域感兴趣。著有《社会心理学》《情境影响力:破解环境密码,重构认知格局》《运动时的大脑:弱者的科学、竞争的价值,以及我们可以在T恤大炮中学到什么》。 
 
丽莎·M.申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自1998年起任教于塔夫茨大学,目前担任心理学系主任。致力于焦虑症患者脑功能检测及认知加工探究,尤其关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研究。 
第1章  什么是心理学 
1.1心理学、伪科学和危险的常识 
1.2心理学中的批判性思维 
1.3心理学史:从不切实际到心理学实验室 
1.4心理学观 
1.5心理学家做什么 
总结:什么是心理学 
 
第2章  心理学家如何做研究 
2.1是什么使心理学研究科学化 
2.2描述性研究:建立事实 
2.3相关性研究:寻找关系 
2.4实验:寻找原因 
2.5评估结果 
2.6遵循伦理规范 
总结:心理学家如何做研究 
 
第3章  基因、进化和环境 
3.1揭开基因的神秘面纱 
3.2基因的相似性 
3.3人类遗产:求爱和交配 
3.4基因的差异性 
3.5人类的多样性:以智力为例 
总结:基因、进化和环境 
 
第4章  脑与神经系统 
4.1神经系统:基本模型 
4.2神经系统中的通信 
4.3绘制脑 
4.4脑之旅 
4.5脑的两个半球 
4.6灵活的脑 
总结:脑与神经系统 
 
第5章  感觉和知觉 
5.1我们的感觉 
5.2视觉 
5.3听觉 
5.4其他感觉 
总结:感觉和知觉 
 
第6章  意识与睡眠 
6.1生物节律:体验之潮 
6.2睡眠节律 
6.3探索梦的世界 
6.4催眠之谜 
6.5改变意识的药物 
总结:意识与睡眠 
 
第7章  学习 
7.1经典条件反射 
7.2现实生活中的经典条件反射 
7.3操作性条件反射 
7.4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 
7.5现实生活中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7.6学习与意识 
总结:学习 
 
第8章  记忆 
8.1寻找记忆 
8.2记忆的三箱模型 
8.3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8.4我们怎样记忆 
8.5我们为什么会忘记 
8.6重构过去 
总结:记忆 
 
第9章  思考和智力 
9.1思考:用我所知 
9.2理性推理的障碍 
9.3测量智力 
9.4动物心智 
总结:思考和智力 
 
第10章 主要动机:食物、爱、性和工作 
10.1动机和饥饿的动物 
10.2社会性动物:爱的动机 
10.3有性行为的动物:性动机 
10.4有能力的动物: 成就动机 
总结:主要动机: 食物、爱、性和工作 
 
第11章  情绪、压力与健康 
11.1情绪的本质 
11.2情绪与文化 
11.3压力的本质 
11.4压力与情绪 
11.5应对压力 
总结:情绪、压力与健康 
 
第12章  生命全程发展 
12.1从受孕到出生第一年 
12.2认知发展 
12.3道德发展 
12.4性别发展 
12.5青春期 
12.6成年期 
总结:生命全程发展 
 
第13章  社会心理学 
13.1社会影响力 
13.2社会信念 
13.3群体中的个体 
13.4我们对他们:群体认同和冲突 
13.5偏见 
总结:社会心理学 
 
第14章	 人格理论 
14.1人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14.2人格的现代研究 
14.3基因对人格的影响 
14.4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14.5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14.6内部经验 
总结:人格理论 
 
第15章  心理障碍 
15.1诊断心理障碍 
15.2抑郁症和双相障碍 
15.3焦虑障碍 
15.4创伤和强迫性障碍 
15.5人格障碍 
15.6成瘾障碍 
15.7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15.8精神分裂症 
总结:心理障碍 
 
第16章  治疗方法 
16.1心理障碍的生物治疗 
16.2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 
16.3对心理治疗的评估 
总结:治疗方法 
 
结语:让这些文字与你同行 
术语表 
关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