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学员提高撰写专业论文的水平,编者从近年来学员撰写的课程论文中挑选出比较优秀的部分论文集结出版。由于学员来自不同的行业,所撰写的论文涉及很多领域,都是用技术经济方法来解决各自领域的问题,应该说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很多学员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是理工学科,经过在进修班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运用经济管理方法来分析技术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说明这一部分学员正在进入经济管理这座迷人的殿堂。《现代视野下的企业管理(第2辑)》是学员们在本院学习后运用新学习的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尽管有一些是不完善的,有的分析并不透彻,但我仍然要祝贺他们,祝贺他们经过学习后取得了初步成果。并希望他们经过进一步努力,能够最终获得硕士学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也是学院办学的终极目的,是老师们的最大愿望。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大学就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设立了技术经济专业,专业目录调整后改为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技术经济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我校在这个专业的建设上也体现了交叉的特色,自一开始就由当时的工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系等学系共同建设,目前仍然由商学院和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共享。
技术经济是我国学者独立创造的学科。早在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开始,我国就从前苏联引进了计划工作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引进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和设备管理理论。当时的经济建设主战场还有一批从英、美等国留学回国的技术专家,他们从西方国家引进了企业财务分析、项目管理等方法。上述两种理论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早期的技术经济学科的核心内容。60年代初期,针对50年代末期脱离实际的“大跃进”,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整顿、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强调在经济建设中要贯彻节约的原则。《1963~1972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技术经济研究列为规划的六大方面(资源、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基础科学、技术经济)之一,从此,技术经济有了正式名称。十年动乱时期,技术经济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一样处于停止状态。“文革”结束后,我们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技术经济学科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产业环境与企业战略管理篇
美国企业成长的历史对我国家族企业的启示
兼并之道贵在融合
影响我国旅游业收入的因素分析
中国政府和企业面对经济增长的节能减排实践方案初探
高速公路的管理机制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战略思考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业型中小企业成功路径分析
浅析建筑有机硅行业的竞争形势
浅析我国大型医疗器械行业价格竞争利弊
SWOT分析在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应用
企业营销与运营管理篇
自主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发展
浅谈精益思想
信息时代中国网络营销的应对策略
浅谈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几个问题
论中小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
发电企业精细化管理探讨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外部化
由八项管理原则浅析ISO9000对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微博客时代的营销战术变革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篇
企业管理人员五步学习法
管理咨询的收获与体会
关于高科技企业白领员工管理与激励研究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初探
浅议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
从知之公司看企业员工培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浅谈人力资源的招聘、使用与管理
企业培训的有效性缺失及改进措施
3.美国家族企业成长的启示
3.1规模经济效应是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演进的基础 因为,美国的前身是英国的殖民地,在美国早期的家族企业特别是与贸易有关的商业企业在开始就与英国商业有密切的关系。而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市场已经开始呈现全球化的趋势。所以,美国的家族企业所面临的市场也是一个十分广阔的市场。由于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和规模的要求增加。新能源、新交通和新通讯手段的广泛运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格不断下降,又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成为可能。而大规模的生产并不是简单的工作人员数量上的叠加,大规模的生产活动需要密切的分工来提高企业的效率。企业内部工作分工不断细化和企业外部的职业技能人才市场的发育相互促进,使企业在形态上突破了以往个人企业,而由个人企业向家族企业,向由支薪高中层经理人员管理的现代企业不断演进。钱德勒定义的现代企业是: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即可适当地称之为现代企业。在这里实际上有两个要素需要注意: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和多个单位。钱德勒将现代企业进一步描述为:将许多不同的单位置于其控制之下,经营于不同地点,通常进行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处理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单位的活动和他们之间的交易因而被内部化,他们是由支薪雇员而非市场机制所控制并协调的。在回答现代企业为什么方兴未艾时,钱德勒回答是: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公司。这种公司就是把以前由几个经营单位的活动及其相互交易内部化。而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管理层级制以后才能实现。以支薪管理人员管理的多单位“协同”的现代企业的诞生还需要一个条件:现代工商企业是当经济活动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即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的协调更有效率和更有利可图时,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