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快乐和痛苦是孪生子,就像小银的一对耳朵。
《小银和我》自面世以来便广受各国读者喜爱,原文由西班牙语书写,被译成多国文字,且几经再版。书中文章篇幅短小精悍,文字书写简洁流畅,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吸引力,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读物。然而作者却在序言中指明,这本书绝不是,或说绝不仅是写给孩子们的,因为我相信:孩子们能读懂成年人所读的书。
作者与他的伙伴,一头叫作小银的小毛驴或徜徉在莫格尔的街头巷尾,或去清新怡人的郊外嬉戏,留下了不少快乐的回忆,然而这些快乐却又仿佛暗藏玄机。就像美丽的果园中闯入的病犬,鲜美的面包与一墙之隔孩子的哭喊并存。事实上,书中的许多章节暗藏着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社会的批判,值得反复品味其中的内涵。正像作者反复强调的,快乐与痛苦是孪生子,我们也不应单纯地将任何一种情绪撇下不谈。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Juan Ramón Jiménez,18811958),西班牙著名作家,生于安达卢西亚自治区下一个名为莫格尔的市镇,其父母是成功的葡萄酒商。1896年他来到塞维利亚,以画家为职业,同时经常光顾当地的图书馆,并开始了散文与诗歌的初写作。1900年他搬到了马德里,并在鲁文·达里奥(Rubén Darío)的帮助下出版了本诗集《紫罗兰的灵魂》。
1905年至1912年之间,希梅内斯在他的出生地莫格尔度过,在那里他完成了《纯粹的挽歌》等诗集,其早期诗歌受到德国浪漫主义和法国象征主义影响,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而他后期正式的禁欲主义风格则出现于《小银和我》(1914),并在《一个新婚诗人的日记》(1917)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20世纪20年代,希梅内斯以文学杂志的评论家和编辑等身份活跃在众人视野中,直到1930年退休,回到塞维利亚。6年后,由于西班牙内战,他离开西班牙前往古巴。此后在美洲辗转,1951年定居于波多黎各直到去世。
在这些年中,希梅内斯在多所大学任教,同时笔耕不辍,陆续出版了多本诗集、散文集,包括《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1942)、《深奥的动物》(1945)等。因《悲情咏叹调》,希梅内斯于195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银和我》则是其作品中广为人知的一部。
《小银和我》于1914年次出版,并在1917年发布了142页的完整版。作者在创作时没有根据某种顺序书写,而是把自己对于莫格尔的印象与感受等碎片式的记忆拼接在一起,这也使得这本书读起来像是一本日记只有那些有趣的事件、想法和感受被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它虽然具有自传的性质,却又略有不同,更像是作者从各种回忆中整理出来的故事集。
希梅内斯擅长构建意象,在他的笔下,我们仿佛亲眼看到远山的古堡、林边的小溪,亲身参与热闹的庆典,漫步在雨后的街巷。他同样擅长勾画人与物,只需寥寥数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便跃然纸上。
这本小书如同一股清新自然之风,将我们吹回了百年前的西班牙。让我们从诗人的视角出发,与一只小毛驴做伴,慢慢悠悠地踏上前往神秘而古老的安达卢西亚的旅途吧!
单天翼
序言
人们通常认为我写《小银和我》是为了孩子们,认为这是一本给小朋友们阅读的书。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还是在1913年。《读书报》编辑部同人知道我在写这本书,于是让我为《青年文丛》供稿,具体做法是:把其中抒情意味浓厚的那部分,交由他们刊出。有鉴于此,我在刹那间改变了初的想法,写下了这样的序言:
提醒那些给孩子们读这本书的人们,请你们注意:在这本篇幅不长的小书里,快乐和痛苦是孪生子,像是小银的一对耳朵。我写这本书是为……我哪知道是为了谁?!……为了阅读我们这些抒情诗人作品的人们,我写下抒发情感的文字……现在它要被拿去供孩子们阅读了,你们可得明白:我是既不会增补,也不会删节的。这样好不过了!
诺瓦利斯说:无论何时,只要有孩子,就会开启一个黄金时代。就是这个黄金时代,这个从天而降的精神岛屿,诗人们在心里为之神往。在这里诗人们能优哉游哉,找到乐趣。所以,在这座精神之岛上永远占有一席之地,而毋需离开,就成了诗人们至高的奢望。
幽雅、清新、幸福之岛,孩子们的黄金时代;我找到了我生活中永远激荡翻腾的海洋,有时你的微风把竖琴上流动的旋律送给我,那颤音犹如云雀的啼鸣,但有时却没有任何含义。总之,它像黎明时明净的朝晖!
我从来没有,亦将不会为孩子们写任何东西,因为我相信:孩子们能读懂成年人所读的书,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见,有一些书应该被摈弃于此范围之外。另外,专门供男人们或女人们阅读的那些书籍也应该被剔除,等等,诸如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