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墙之城:美国历史上的城市与自然》为论世衡史系列的其中一册,以美国历史上的城市发展及其与自然的关系为研究视角,探讨了无墙之城为核心意象的美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困境与使命。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城市史学经历了数十年发展之后,现已渐趋式微,然而如果从另一角度考察美国城市史学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其研究领域更为细化并且同其他的史学分支学科相结合后展现出新的生机。在这些新生学科中,城市环境史的研究方兴未艾,在美国史学界产生了巨*影响。本书试图梳理城市环境史将自然与城市在历史背景下进行结合的详细过程,捕捉*寻常又*持久的自然力量如何形塑了城市的形态和个体的思想,通过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的详细考察,深刻认识到孵化指导城市走出其生态悖论的新思想的迫切性和必*性,总结了无墙之城为核心意象的美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困境与使命。
美国城市的核心意象是什么?
激进的城市如何与诗意的自然共存?
巨型城市的发展带给人类怎样的未来?
购买自然能否消弭城市发展中生态悖论?
赌城拉斯维加斯能否摆脱沙漠带来的生态陷阱?
美国环境改革如何帮助钢都匹兹堡实现两次复兴?
本书以美国历史上的城市与自然之关系为研究视角
梳理了美国城市环境史沉寂、转型、发展的详细过程
捕捉了自然力量形塑城市形态和个体思想的历史时刻
考察了城市环境史的发展趋势、现有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
深刻认识到孵化指导城市走出其生态悖论的新思想之迫切性
总结了无墙之城为核心意象的美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困境与使命
侯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师从美国著名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先生,致力于美国环境史、城市史的研究工作,2008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大学。曾在Environmental History杂志、《世界历史》等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二十余篇,著有《山巅之城: 波士顿的环境史,18031901》、The City Natural: Garden and Forest Magazine and the Rise of American Environmentalism, Urb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Series,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2013. (《城市自然化:<园与森林>杂志与美国环保主义的兴起》,美国匹兹堡大学出版社,2013),译有唐纳德·沃斯特:《帝国之河:西部的水、旱与成长》(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年)。
绪论 膨胀的城市,萎缩的大陆/001
部分 城市书写
章 在自然中重写城市的历史/031
一、城市与自然:无法断裂的联系/032
二、演化的城市生态系统/037
三、城市史研究的环境转向/046
四、自然的大都市/053
五、后克罗农时代/061
六、不羁的戈瑟姆/069
第二部分 增长的城市
第二章 拥挤、罹毒与美丽/077
楔子:掀开盖子的地狱/077
- 焦炭城的救赎/084
- 以自由为名对抗以健康为名/091
三、作为公共空间的城市/099
四、怎样的城市?/109
五、购买自然/117
第三章 山巅之城/126
楔子:新英格兰愿景/126
一、美洲的横财!/132
二、平山填海/137
三、一花一世界/146
四、结合城市与自然/155
第三部分 扩张的城市
第四章 没有边界的城市/171
楔子:万岁,拉斯维加斯!/171
一、移民纷纷而至/178
二、不断膨胀的气泡/187
三、国家的在场/199
四、荒凉山岛的价值/205
五、超越城市/209
第五章 草海之城/222
楔子:一个大平原孩子的堪萨斯城见闻/222
一、西港/226
二、瞭望充满希望的西部/235
三、当东部的资本(capital)遭遇西部的牲口(cattle)/243
四、威士忌、爵士乐、干旱与洪水/256
五、自然的力量/267
第四部分 城市的思想景观
第六章 城市、荒野与中间景观/275
楔子:城市思想的诞生/275
一、攀登浪漫主义的山峦/281
二、我渴望了解一个完整的上苍和一个完整的地球/288
三、约束的道德/295
四、巨型城市中的反思/302
第七章 海湾之城/314
楔子:我把心儿留在了旧金山/314
一、穿越金门/320
二、建造金山/328
三、无形之墙/335
四、生命的栖息地/346
尾声:脆弱的平衡/355
参考文献/360
原始文献/360
研究文献/365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