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是国内首部研究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问题的专著,对为什么要关注该问题、中美两国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高校的发展演进是什么、以及如何汲取经验教训更好促进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在当前我国深化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背景下,该著作可为教育决策者、改革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提供有益支持。
欣悉罗先锋博士的学位论文《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经过多次的修改、补充、提高,特别是总结自己多年来实践经验和阅读中外有关书刊的理论,即将公开出版。这本专著的出版,对于已办的捐资民办高校,有加强信心的作用;对于拟捐资办校者将起鼓励作用。
世界各国的私立大学,包括许多国家名列前茅的知名大学,大多是由教会或非营利性的基金会所举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捐资办学的优良传统。古代的书院,都是非营利性的;近现代的知名私立大学,大多也是非营利性的。厦门大学在私立时期就是由爱国华侨陈嘉庚捐资兴办,以至于在教育法规上,曾经明确表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只是当市场经济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才出现大量投资办学的营利性民办高校。
市场经济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正如对其他领域一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加快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从1999年开始,投资办学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上,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破坏了捐资办学的优良传统,如今,更使营利与非营利两种制度安排处于尴尬局面。许多办学者愿意登记为非营利民办高校,却面临着产权问题。
我认为,应当大力提倡非营利的办学,也就是捐资办学,保持并发扬中国的优良传统。
罗先锋,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1977年9月生,厦门华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现任厦门华厦学院规划处副处长,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要从事民办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院校发展研究。主持福建省课题1项,省教育厅、厦门市课题10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课题1项。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高校教育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获“厦门华厦学院望怀青年学者”、“厦门市优秀教师”、“福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厦门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佳作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论文二等奖”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评价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二章 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1636-1818年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二节 1819-1943年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三节 1944年以后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三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1882-1952年我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二节 1982-2009年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
第三节 2010年以后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
第四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吉林外国语大学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二节 厦门华厦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三节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五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展望
第一节 理论分析
第二节 历史与传承
第三节 比较与借鉴
第四节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