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青春语文倡导者王君老师的**力作,是她多年来对中学语文文本特质和课程教学创新的思考与沉淀。 
 全书十一讲,将中学课文文本归纳为七个教学类型,以此形成七大课型,并以备课沙龙、精品课堂、课堂鉴赏的形式展开,探讨每一课型的教学特征与要求,并将这些教学诉求落实到实践,以创新的形式在课堂中呈现。全书融理论与实践于一炉,对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深入研究教材、铸炼课堂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1.实战性。立足于课堂,服务于课堂。从教师的备课开始,到课堂精讲,课后评析,全程围绕教学展开。 
2.科学性。从语文文本的特质入手,将课堂划分为七大课型,展开针对性的分析与讨论。 
3.开放性。这是教育观点与教学方法的碰撞。在备课环节,多位一线名师参与讨论,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王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教育改革先锋教师,教育部首届***教学成果奖获得者,首届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之一,全国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发展联盟理事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副会长。现任教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并受学校委派于广东清澜山学校任首席语文教师。首倡“青春语文”教学理念,创建“语文湿地”教研平台,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已出版《更美语文课》等著作19部。
目录 
 
 
第一讲语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开掘与呈现 / 001 
 
无常之云与无常之生 
——《看云识天气》课堂实录 / 016 
 
第二讲文本特质分类与课堂教学设计 / 035 
 
扎扎实实地教一点儿写作知识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 / 049 
 
第三讲语用型文本教学设计的“五看” / 076 
 
荡气回肠学语用 
——《风雨》课堂实录 / 093 
 
第四讲用“聚焦法”处理语用型文本 / 112 
 
读出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 126 
 
第五讲主题型文本语用学习的两重境界 / 140 
 
 
荒唐之处演大荒 
——《变色龙》课堂实录 / 153 
 
第六讲主题型文本开掘精神价值的路径 / 172 
 
 
活出“我”,温暖“你” 
——《木兰诗》课堂实录 / 183 
 
第七讲写作型文本的探讨与运用 / 205 
 
少年领袖是怎么塑造出来的? 
——《社戏》教学之“双喜何以成为经典?” / 219 
 
第八讲诵读型文本的教学策略 / 235 
 
把一切奥妙读出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 248 
 
第九讲思辨型文本的教学策略 / 264 
 
不那么“讨人喜欢”的部分也让人学得欢喜 
——《松鼠》课堂实录 / 276 
 
第十讲积累型文本的教学策略 / 293 
 
思辨与积累齐飞 
——《春天会不会生气》课堂实录 / 313 
 
第十一讲跳板型文本的教学策略 / 334 
 
信达优雅是高标 
——《小王子》聊书会实录 /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