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科学传播动态(2019)》主要梳理2018年国外科学传播著名机构与组织概要;综述科学传播领域知名期刊、学者的研究观点;追踪国外科学传播著名机构与组织动态。
《国外科学传播动态(2019)》旨在关注国外科学传播动态,开拓国际视野,为我国科普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效的借鉴与指导。也为对科学传播感兴趣的公众提供一个了解国外科学传播动态的新视角。
本书旨在关注国外科普动态,开拓国际视野,为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科学传播工作提供有效的借鉴与指导。本书所参考的资料主要来自2018年度国外科学传播著名机构和组织的动态、科学传播领域著名期刊上学者的研究观点、国外科学传播重要会议和活动等。
本书共分7章。第1章是科学传播奖项。为了表彰科学家、工程师、作家、科学记者等科学传播从业者对科学和公众对科学理解的重大贡献,一些机构和组织设立了一系列奖项。这些奖项定位不同、特点鲜明、类型多样、涵盖面广。第2章是科学年、科学节、科学日。这些通过教育、艺术或音乐等手段吸引公众参与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国际上一种重要的科普样式。第3章是国际会议。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科学教育国际论坛、欧洲科学参与会议、欧洲科学开放论坛、公众科学和技术传播组织国际会议等。第4章是国际学术观点。为了解国际科学传播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该章重点关注了国际较为知名的学术期刊,例如《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国际科学教育B刊:传播和公众参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v Education Part B: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Engagement)等。国外学者在公众对科学的态度,公众参与卫生健康,科学博客,科学节的包容性,基因组公司的公众科学参与策略,科学的责任,科学家特点等研究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第5章是科普项目或活动。为了让科学传播发挥更广泛的影响,一些组织和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例如:引导公众或产业参与研究和教育活动;将数据以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或其他形式公之于众;开展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媒体、科学家和公众的沟通与交流的项目;开展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伙伴关系等。这些活动的经验表明,学会、研究机构和大学在开展科普活动方面所能做的工作是很广泛的,并且能够切实地促进社会和公众理解及参与科学。第6章是科技场馆。科技场馆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学习环境,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展览、互动、制作、实验等多种活动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技场馆的科普教育活动,旨在让公众了解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和体验科技的需求。第7章是科技组织。共介绍了46个科技组织,包括国际性组织,例如: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公众科技传播组织、世界科学记者联盟等;区域性组织,例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科技普及网络组织、欧洲科学参与协会、欧洲科学开放论坛等;国别组织,例如:日本科技振兴机构、法国国家科学中心、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等。
希望本书能为我国科普事业的政策制定者、媒体、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国际科学传播的最新动态,为他们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对科学传播感兴趣的公众打开一扇了解国际最新科学传播动态的窗。
张会亮,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科普理论与实践、中国科普政策。出版的著作、译著包括《科学家与公众沟通指南》《公众理解科学:科学思想传播史》《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等。
高宏斌,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普基础理论、公民科学素质、科学教育、基层科普等。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大多被核心期刊所收录。出版著作30余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至今已发行17.5万套。
唐叶,中国科普研究所理论室,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科学素质与全球科普动态。
第1章 科学传播奖项
1.1 美国科学促进会2018年EurekAlert国际科学记者奖
1.2 美国科学促进会2018年卡弗里科学新闻奖
1.3 美国科学促进会2018年公众参与科学青年奖
1.4 美国科学促进会2018年公众参与科学奖
1.5 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2018年星云奖
1.6 美国轨迹科幻小说基金会2018年轨迹奖
1.7 美国科学学会主席团理事会2018年卡尔·萨根公众理解科学奖
1.8 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2018年卡尔·萨根奖
1.9 世界科幻协会2018年雨果奖
1.10 英国皇家学会2018年迈克尔·法拉第奖
1.11 英国皇家学会2018年科学图书奖
1.12 英国皇家学会2018年青少年图书奖
1.13 北美科学中心协会2018年罗伊·谢弗行业前沿奖
第2章 科学年、科学节、科学日
2.1 德国科学年
2.2 美国科学促进会课堂科学日
2.3 美国科学促进会家庭科学日
2.4 美国科学与工程节
2.5 美国剑桥科学节
2.6 巴塞罗那科学节
2.7 悉尼科学节
2.8 英国科技周
2.9 英国科学节
2.10 英国剑桥科学节
2.11 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2.12 加拿大科学奥德赛
第3章 国际会议
3.1 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
3.2 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学与工程宣传研讨会
3.3 韩国科技创意财团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研讨会
3.4 科学教育国际论坛
……
第4章 学术观点
第5章 科普活动
第6章 科技场馆
第7章 科技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