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冲击研究
定 价:49 元
- 作者:杜晓蓉著
- 出版时间:2019/10/1
- ISBN:9787569030549
- 出 版 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130.4
- 页码:341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32开
-
商品库位:
本书除导论外共八个部分,内容包括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绩效评估、主要国际金融危机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溢出渠道等。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2 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0.4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1 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绩效评估
1.1 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原因
1.2 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
1.3 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潜在缺陷
1.4 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绩效分析
2 主要□□金融危机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冲击
2.1 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亚洲地区
2.2 2008年□□金融海啸蔓延亚洲
2.3 两次重大□□金融危机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冲击的比较
3 □□金融危机冲击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溢出渠道
3.1 □□金融危机冲击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贸易溢出渠道
3.2 □□金融危机冲击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金融溢出渠道
3.3 □□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发展模式溢出渠道的实证
4 亚洲经济发展模式对□□金融危机冲击的脆弱性机理
——金融恐怖均衡
4.1 金融恐怖均衡的形成
4.2 美国一亚洲新兴经济体间金融恐怖均衡形成的基本原理
4.3 金融恐怖均衡内含的非均衡因素
5 两次□□金融危机后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比较
5.1 亚洲金融危机为亚洲新兴经济体出口导向型扩张做好准备
5.2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亚洲新兴经济体“脱钩
5.3 □□金融危机后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周期性变动分析
6 后□□金融危机时期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
6.1 经济增长质量面临的挑战—基于单要素贸易条件的度量
6.2 经济增长平稳性面临的挑战—基于出口为支柱的增长模式衡量
6.3 □□环境改变的挑战
7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影响
7.1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与亚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关系
7.2 中国成为亚洲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
7.3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7.4 中国经济模式转型对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溢出效应
8 □□金融危机冲击背景下改革亚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
8.1 内需一外需相平衡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构想
8.2 形成内部和外部经济的良性循环措施
8.3 充分发挥□□职能,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8.4 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