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低碳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研究集群创新的协同机理,以协同论视角从微观和中观层面构建低碳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网络,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探讨集群协同创新网络中各行为主体的互动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不同的协同网络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从而进一步丰富低碳产业集群创新理论的研究内容。通过分析低碳产业创新系统模型及各子系统的结构与运行,找出了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根据对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要素、主体、环境、资源配置方式的分析,找出低碳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及运行机制。
刘运材 男,湖南宁远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在读博士。主持湖南省自科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4项科研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项,主编教材2部,在《生态经济》《包装工程》《中国包装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获株洲市社科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所撰写的论文获省市级奖励共8篇。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第二节研究内容与思路 6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9
第二章产业集群、低碳经济及协同创新网络概述 13
第一节产业集群与低碳经济的融合 13
第二节协同创新网络的基本理论 28
第三节低碳产业创新系统 51
第四节协同创新网络与区域竞争力的耦合机制 61
第三章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要素与环境 65
第一节有关经济增长的理论 65
第二节驱动低碳产业集群发展的要素 71
第三节资源优化组合驱动集群协同创新 78
第四节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环境 82
第四章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机理 86
第一节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构成 86
第二节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主体关系的博弈分析 106
第五章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运行机制 116
第一节市场机制 118
第二节政府调控机制 125
第三节集群治理机制 134
第四节协同创新机制 137
第六章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实证分析:以新兴服务业为例 148
第一节新兴服务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机制 148
第二节企业间关系博弈分析 151
第三节企业与院校关系博弈分析 157
第四节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博弈分析 163
第五节本章小结 167
第七章我国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168
第一节新常态下我国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168
第二节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案例分析 177
第三节我国低碳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97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204
参考文献 208
后记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