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等方面的规范。本册教材按照开宗明义、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的顺序编排,共八章,总计三十课。每一课由“原文”、“译解”、“拓展”、“汉字字体识读”、“故事”组成,并增设民俗文化与艺术模块之“中国传统历法”“中华楹联欣赏”。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自2006年起,先后参与“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信息资源有效应用对策研究》、“十二五”中国教育学会规划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国家文化战略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研究》等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并且于2014年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总课题组**教材研发基地,协助课题组开展多学段专业教材研发和出版工作。
	第一章开宗明义
	第一课 
	故事: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第二章入则孝
	第二课 
	故事:文王问安 
	第三课 
	故事:庾冰教子 
	第四课 
	故事:哭谏追师
	第五课 
	故事:汉文帝亲尝汤药 
	第三章出则悌
	第六课 
	故事:花萼相辉
	第七课 
	故事:孔融让梨
	第八课 
	故事:张良与黄石公
	第九课 
	故事:皇甫谧孝婶母
	第四章谨
	第十课 
	故事:闻鸡起舞 
	第十一课 
	故事:子路拜师 
	第十二课 
	故事:颜回好学
	第十三课 
	故事:孔子尊师 
	第十四课 
	故事:精铸铜人模 
	第十五课 
	故事:程门立雪 
	第十六课 
	故事:宋濂借书 
	第五章信
	第十七课 
	故事:孟信卖牛 
	第十八课 
	故事:崇祯轻信误国
	第十九课 
	故事:安贫乐道的原宪 
	第二十课 
	故事:闻过则喜
	第六章泛爱众
	第二十一课 
	故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第二十二课 
	故事:举贤任能的祁黄羊 
	第二十三课 
	故事:将相和 
	第二十四课 
	故事:管鲍之交 
	第二十五课 
	故事:魏人种瓜 
	第七章亲仁
	第二十六课 
	故事:贤德的长孙皇后 
	第八章余力学文
	第二十七课 
	故事:纸上谈兵 
	第二十八课 
	故事:“八面受敌”读书法 
	第二十九课 
	故事:心正笔正 
	第三十课 
	故事:颜回问学 
	附录《弟子规》全文 
	致家长 
	致教师 
	致课题实验区/校 
	致谢 
	
 
	       《弟子规》是一本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蒙学读物。《论语?学而》中有一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弟子们在家要孝敬父母,离家外出要尊重兄长,做事谨慎而坚持诚信,对大众要有博爱情怀,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如果做事有余力,就去学习古代文献,增长知识。
	         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编写的《弟子规》,正是具体阐述了这段话的含义,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基本生活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