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历史学、能源经济学、地缘政治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大量运用欧盟官方文件,对欧盟内部能源市场战略、泛欧能源网略战略、油气储备与应急战略、气候变化战略、节能增效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技术研发与创新战略、能源外交战略等,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和梳理,对我国发展可持续能源战略,加速发展低碳经济,跨越式简历健全各项制度,应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多重挑战,均有极大的启示姓和借鉴性.
创建共同能源政策的尝试 欧盟能源战略的起步阶段 欧盟能源战略的转折阶段 欧盟可持续能源战略的创立期 欧盟可持续能源战略的确立期 欧盟可持续能源战略的成熟期 欧盟能源战略评析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欧盟能源战略,即欧盟①作为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地区性经济政治合作组织,为应对不同时期的能源安全挑战、保障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源供应而制定的战略性规划,旨在运用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全面系统地梳理欧盟能源战略如何从单纯保障供应安全到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三重目标互动并最终走向低碳经济的历史演变过程,并尝试运用区域一体化、能源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和地缘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欧盟能源战略的制定背景和成败得失进行跨学科的分析,力图通过大量运用原始资料,全面客观准确地揭示欧盟能源安全思想不断演进的内在动力和发展逻辑,解析欧盟能源战略的基本目标和政策措施,探讨欧盟能源战略与欧洲一体化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
冯建中,1962年生,江苏无锡人,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欧盟能源政策和英语口译。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独著、合著和参编多部著作,代表作有《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实用英语口译教程》、《口译实例与技巧》等。
前言 第一章 创建共同能源政策的尝试(1946-1972) 第一节 创建部门性共同能源政策(1946-1957) 一、战后西欧能源危机 二、创建共同煤炭政策(1951年) 三、创建共同核能政策(1957年) 四、创建共同市场(1957年) 第二节 共同能源政策的艰难起步(1957-1972) 一、石油取代煤炭导致对外能源依赖 二、创建共同能源政策的努力 三、强制性战略石油储备的建立 第二章 欧盟能源战略的起步阶段(1973-1985) 第一节 供应安全目标的初步确立 一、70年代初国际石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二、第一次世界能源危机的爆发 三、国际能源机构的成立 四、第一部共同体能源战略的出台 五、落实1974年共同体战略的行动 第二节 供应安全目标的强化 一、伊朗革命前欧共体能源形势 二、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机的爆发 三、1980年共同体能源战略的出台 四、发展共同体能源战略的新努力 五、落实1980年共同体战略的行动 第三章 欧盟能源战略的转折阶段(1986-1995) 第一节 8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一、国际能源市场日趋缓和 二、市场自由化的兴起 三、环境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第二节 供应安全向竞争力和环境安全的延拓 一、欧委会提出《共同体能源新目标》 二、1986年共同体能源战略的出台 第三节 落实1986年共同体战略的行动 一、创建内部能源市场 二、促进环境政策与能源政策的结合 三、促进能源技术研发与示范 四、加大落后和偏远地区的能源开发 五、发展对外能源关系 第四章 欧盟可持续能源战略的创立期(1995-2000) 第一节 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 二、国际可持续发展运动的兴起 三、欧盟能源形势日趋严峻 第二节 总体竞争力、供应安全和环境保护三重目标的协调 一、欧盟能源政策大辩论 二、《欧洲能源政策》白皮书的出台 第三节 落实1995年共同体战略的行动 一、整合共同体各种能源行动和计划 二、推进能源市场一体化 三、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四、促进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可持续能源技术研发与示范 第五章 欧盟可持续能源战略的确立期(2000——2006) 第一节 世纪之交欧盟能源安全新挑战 一、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 二、《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制约能源选择 三、内部能源市场的发展导致需求增长 四、欧盟扩大带来新的供应安全问题 第二节 促进供应安全、气候变化和竞争力的结合 一、《欧洲能源供应安全战略》绿皮书的出台 二、里斯本战略和欧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新动力 第三节 落实2000年共同体战略的行动 一、应对气候变化 二、突出节能增效,控制需求增长 三、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推广 四、完善内部能源市场 五、构建泛欧油气运输管道 六、建立健全危机应对机制 七、开展多层次的国际能源对话与合作 八、大力加强核安全 九、加强能源、环境与研究政策的结合 第六章 欧盟可持续能源战略的成熟期(2006年至今 第一节 欧盟能源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一、世界能源需求量猛增 二、能源资源日趋集中,全球竞争愈演愈烈 三、地缘政治日益动荡 四、国际油气价格暴涨 五、对外能源依存度继续上升 六、充分竞争的内部能源市场尚未完成 七、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 第二节 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三重目标的互动 一、欧盟可持续能源战略发展的新动力 二、2006年能源战略的出台 三、走向低碳经济~-《欧洲能源政策》(2007年) 第三节 走向低碳经济的共同体能源政策与措施 一、全面实现内部能源市场 二、确保内部能源市场的供应安全 三、全面应对气候变化 四、开展全方位的能效行动 五、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 六、加速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七、实施全方位的国际能源外交 第四节 欧盟能源战略的最新动态 一、2008年第二份能源战略评估报告的出台 二、欧盟对第二份能源战略评估报告的反应 三、第二次能源战略评估的后续行动 四、塑造“后京都时代”的全球气候机制 第七章 欧盟能源战略评析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绿皮书提出了共同体能源政策的三个基本目标——总体竞争力、能源供应安全和环境保护,并详细阐述了其含义和实现的途径。竞争力成为共同能源政策的目标,是因为它给能源部门的公司提供了供应安全所需要的国际环境,并且确保整个经济的发展。竞争力来自于运转良好的内部市场、最低水平的监管和对能源效率不断增长的经济价值的认识。所谓供应安全,就是“在可以接受的经济条件下分享内部能源资源和战略储备,确保未来基本的能源需要得到满足。”①这一概念包括实际供应安全、经济安全和供应的连续性。供应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短期安全,即避免因特殊情况引起的削减使用户供应中断的能力,这里主要涉及石油和天然气;二是长期安全,指能源工业长期、充足、可靠和经济地保证能源供应的能力。环境保护是共同体的一项基本目标。共同体需要在竞争力、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三个目标之间发展协调关系,解决三者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内化外部成本对于能源与环境政策非常关键。此外,欧盟还需要积极促进环境与能源政策的结合,采取的手段包括统一产品和工艺的标准、排放限制、税收优惠/规费、自愿协议、民事责任等。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既可以为企业带来商机,又可应对气候变化,还可促进能源供应安全,必须予以大力支持。欧委会指出,追求竞争力应该成为共同体能源政策的动力。为促进三个目标的实现,绿皮书提出了内部能源市场、供应安全、国际合作、环境保护、能源效率、技术研发等九个优先行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