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致力于探索和研究教师职前培养质量标准化评价的框架体系,以欧美发达国家教师职前培养质量标准化评价的经验和框架标准为基础,以我国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方案、质量评价与保障领域的现状和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分析其症结,找出关键性解决策略——即在质量分层的视阈下,构建符合我国本土实情的SMTCI通用模型和分层模型。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路径分析、效应分析等量化研究手段并结合叙事研究、参与行动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构建“支持质量”、“核心质量”、“特色质量”三大层面的“SMTCI-U(大学)”与“SMTCI-C(学院)”的现代模型。在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研究通过对我国师范院校典型案例和发展模式的教育现代性分析,探究其现代化质量评价的结构要素,析出我国教师职前培养质量标准化评价的模型框架、标准框架、原则框架和政策框架,为我国教师职前培养质量标准化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以及现代化保障机制的专业实施提供参考。
  张炜(1981—),男,副教授,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教师教育,现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师。近年来,参与和主持、省部级教学与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篇,其中CSSCI来源论文20篇。在校期间曾获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优秀论文奖”、“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毕业研究生”等荣誉;工作期间曾获校级科研一等奖,获校级师德、教学、年度教师等优秀奖励。曾指导师范大学生获教学竞赛全国一等奖,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两项,并获“创青春杯”铜奖。获武汉市第十四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优秀奖、湖北省第七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一章 重构: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标准化模型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核心概念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础: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价的经验性研究 
	第一节 国外研究 
	第二节 国内研究 
	
	第三章 症结: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实性困境 
	第一节 现状与共性 
	第二节 新时期教师职前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教师职前培养质量标准化评价的困境 
	
	第四章 分析: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价的关键策略 
	第一节 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价的关键策略 
	第二节 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价的分类分层 
	第三节 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价的体系设计 
	
	第五章 模型: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价的分层化路径 
	第一节 调研准备与说明 
	第二节 简化模型SMTCI-S建模与分析 
	第三节 通用模型SMTCI-G分层与建模 
	第四节 分层模型SMTCI-u与SMTCI-C分析与比较 
	
	第六章 叙事: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价的多元化需求 
	第一节 支持质量层次的多元需求 
	第二节 核心质量层次的实践需求 
	第三节 特色质量层次的保障需求 
	
	第七章 创新: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代化探索 
	第一节 支持质量层次的“三位一体”探索 
	第二节 核心质量层次的“双标双驱”探索 
	第三节 特色质量层次的“4S模块”探索 
	
	第八章 结论: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标准化框架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改进与展望 
	附录一 相关国家教师教育质量认证标准提要 
	附录二 国内的探索——素质修炼与能力认证 
	附录三 “教师职前培养质量标准化评价”问卷(综合)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