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贫困、收入差距与包容性增长》共分为三个部分14章,主要内容包括:亚洲的贫困、不平等和包容性增长;亚洲的不平等和贫困状况;亚洲的非收入贫困与不平等情况;亚洲的性别平等与包容性增长等。
《亚洲的贫困、收入差距与包容性增长:度量、政策问题与国别研究》原版由亚洲开发银行于2010年以英文出版,书名为:Poverty,Inequality,and InclusiveGrowth in Asia:Measurement,Policy Issues,and Country Studies,978-1-84331-845-3,亚洲开发银行,2010年,马尼拉。中文版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安排下出版,但这并不是亚洲开发银行的官方翻译。
引言
序言与致谢
编著者
缩略语、首字母组合词和符号
第1章 亚洲的贫困、不平等和包容性增长
1.1 引言
1.2 为何发展中亚洲正在接受包容性增长?
1.3 包容性增长:相关概念
1.4 本书背景及关键发现
附录 发展中亚洲的组成
第一部分 衡量不平等和贫困
第2章 亚洲的不平等和贫困状况
2.1 引言
2.2 衡量不平等的指标
2.3 亚洲地区的不平等情况
2.4 探寻不平等产生的原因
2.5 结束语:国家政策与不平等
附录 第2.3节中所使用的分配数据
第3章 亚洲的非收入贫困与不平等情况
3.1 引言
3.2 非收入贫困和不平等的概念和衡量
3.3 非收入贫困
3.4 非收入贫困当中的不平等
3.5 收入贫困与非收入贫困之间的关系
3.6 结论
第4章 亚洲的性别平等与包容性增长
4.1 引言
4.2 性别平等与包容性增长:概念与措施
4.3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在性别平等方面取得的进步
4.4 对性别不平等的实证研究的评述
4.5 结论
第二部分 有关包容性增长的若干政策问题
第5章 促进充分就业、实现包容性增长:投资和产业政策的作用
5.1 引言:什么是包容性增长?
5.2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限制条件是什么?
5.3 为什么要充分就业?谁应该负责达到这一目标?
5.4 投资在创造充分就业方面发挥什么作用?
5.5 规划与产业政策
5.6 结论
第6章 为何基本服务的获得不具备包容性?
6.1 引言
6.2 获得基本服务的机会不平等:简要说明
……
第三部分 国别研究
所有人机会平等的重要性在于其内在价值和工具作用。内在价值方面,是依据这一信念,即平等的机会是基本人权,在获取机会方面差别对待个人是不道德的。工具作用来源于意识到获取机会方面的平等会增加增长潜力,而不平等则破坏增长并使增长不可持续,原因是不平等会导致对人力资源的无效使用,降低制度和政策的质量,侵蚀社会凝聚力,并增加社会冲突。
基于机会平等的包容性增长区分了由于个人环境造成的差距和由于个人努力造成的差距。根据罗默(2006年)的研究,诸如文化、宗教信仰、家庭背景和父母教育、性别以及(有时)个人因素无法控制的地理位置等个人环境因素,是不应要求个人来负责的。环境差别造成的差距常常反映市场、政策和制度与治理失灵以及社会排斥。而这些问题应该通过公共政策干预解决。相反,个人努力受个人控制,所以个人应对此负责。这种差距反映并增强了促进创新、企业家精神和增长所需的基于市场的激励机制(乔杜里和拉瓦雷,2007年)。
区别与努力相关的差距和与环境相关的差距引发了结果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之间的重要区别(世界银行,2006年)。机会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个人环境差别,而结果不平等(例如收入)常常反映努力和环境方面差别的一些结合。如果政策干预成功确保完全的机会平等,则结果不平等只反映努力方面的差异,并可以视为“好的不平等”,这是任何增长过程所固有的(乔杜里和拉瓦雷,2007年)。另一方面,如果所有个人努力程度相同而政策干预不能完全消除与环境相关的差距,则相应的结果差异是“坏的不平等”。尽管这两种极端情况在分析中有用,但有人称许多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最近差距的扩大可能同时包括“好”和“坏”的不平等(乔杜里和拉瓦雷,2007年)。使机会平等(强调消除与环境相关的坏的不平等以减少结果不平等)应该是包容的核心并成为发展中亚洲包容性增长战略的主要关注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