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涉及文字音韵训诂、文章修辞写作、文体文法、文学与国家、地理、考古、外交之关系、文章中德学之养成关系等,体例相当混杂。虽说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但这本书作为开端,促进了新的文学秩序的形成,确实是有开创意义的著作。
本书是傅斯年先生在1927年担任中山大学教授时,为学生讲授《诗经》时所写的讲义,涵盖了《诗经》研究史、《诗经》研究方法、《诗经》的地理、艺术性等多方面内容,论述精当,见解独到,虽称讲义,其实名之“诗经通论”也不为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浦江清:中国文学史讲义》根据20世纪50年代浦江清先生在北大授课的讲义整理。他的讲授追根溯源、纵横比较,用“史”的观点对文学现象作整体观照。他的论证旁征博引,资料翔实,摒弃人云亦云,因而多有精辟独到之论。浦先生的学生、著名学者程毅中先生感言:读先生这本书,“至今还对我指点了新的门径”。
本书是钱基博的代表作,详细记述民国前二十年的文学史,并将当时之文学分为古文学和新文学两派,每派之中,又昭其流别,广泛涉及民国以来的学术文化和政治民俗。《现代中国文学史》不仅对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有独到见解,更是了解民国政治、社会风貌的重要史料。
贾平凹的作品里,妙语一串串,看得人不能不生出如莲的喜悦。贾平凹谈自白、谈亲情、谈爱情、谈朋友、谈女人、谈足球、谈山水、谈人生、谈书画、谈世态、谈写作、谈读书、谈文化,无论诙谐,还是庄重抑或淡泊,都是大智慧,都是人生禅。孔明一边读,一边笔勾,一边点评,如同一只懂平凹的木鱼,于袅袅余音中令人生出豁然之心。妙语配佳句,品过之后有所参,有所悟,如茶香淡淡,绵远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