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国荣所主编的一部学术论文集。全书分为“中国哲学”、“庄子研究”、“船山研究”、“西方哲学”、“文艺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等几个部分。所讨论的学术论题包括但不限于:从四因说的角度看当代新儒家的发展与局限,《周易》中的生生与无为思想的再考察,《中庸》中的“诚体”与成性问题,《庄子》中的“和”
本书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科百年志庆系列丛书之一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创建于1925年,是中国历史学科的重要研究与教学机构之一。历经抗战西迁、院系调整等阶段,1952年江浙多所高校史学家汇聚,形成周予同、谭其骧、周谷城等名家云集的学术阵容,奠定了深厚的学科基础。1980年代后,原属历史学系的历史地理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先后独立为
《读书》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展示各种声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向以引领思潮为己任。是中国三十年来思想文化变迂的见证者。 全球化在今天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但是,对于正在加快进入世界一体化过程的中国
本书为实证社会科学系列之一。全书围绕公共管理、后实证主义方法论、平台企业监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社区减负、教育减负等议题汇聚了不同学者的多篇研究文章,旨在从实证角度探讨分析相关问题。本书适合社会科学、实证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者参考阅读。
《中外人文精神研究》围绕中外人文精神展开多维度探讨,涵盖中国经典阐释学、哲学与文化、西方哲学等多个领域
本书以作者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教育、伦理学与中国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点,以与时代发展对话、与学科前沿对话、与跨学科视野对话为学术聚焦,汇聚了作者40余年的专业研究代表性成果。上编主要围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处在急剧转型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德育如何重建的问题展开,对价值教育的本质特点、思想传统、历史转型及发展
《鼓浪屿研究》是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于2015年创办的学术集刊,专注研究鼓浪屿地方区域文化,从历史沿革、人物传记、侨乡发展、旅游产业、文献整理等方面对鼓浪屿的人文遗产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论述。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库精心缉选马一浮、张东荪、熊十力、吕思勉、蒋梦麟等十五位近现代重要思想家的学术性作品,全面展现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与文化重构,呈现近现代中国思想界的多元探索与深刻转型。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面临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激烈碰撞,思想家们立足中华文化根基,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吸纳西方学术精华,在哲学、史学
《区域》是由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主办的人文社科研究集刊,其宗旨是立足人文与社会的具体问题,在跨学科、跨区域、跨文化的视野中探索学术新领域、新途径和新方法,力图通过长期的基础性、理论性研究,推进新学术范式的形成。本辑中的各位作者从具体的历史经验出发,围绕国家、民族、边疆的政治与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
本书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本年度处于学术前沿、具有影响力的文、史、哲学科各类学术论文的汇编。全书分为人文探寻、文史考证、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清代财政转型、概念史研究、哲学与思想、文学与诗学等多个专题,聚焦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个案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义理、考据、词章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