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民族历史文化丰碑;致力于保护文化遗产;深化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成吉思汗大典仪式内涵;创立特色文化品牌;提升文化旅游品位;实施愿景发展目标。
本书共分5个部分。第一部分,生平事迹;第二部分,艰苦成长;第三部分,刻苦立业;第四部分,敬业创新;第五部分,优良作风。内容来自夏北浩的发言稿、思想自传、夏北浩曾经传授经验部队的报告等历史文献资料。本书从5个方面以夏北浩的成长经历,包括夏北浩入伍之前、航校学习、出到部队、扎根东北、如何总结夏北浩检查法、如何心系航空机务?
本书是一本以“黄河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集,集合了当前学者对于黄河文化研究的较为前沿的学术成果。本书收录了历史、文学、艺术、考古、水文、自然地理等不同学科学者有关黄河文化的研究文章。本文集的“文化研究”部分主要探讨了黄河文化的内涵、价值以及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等问题,融合了文化、历史、文艺、社会以及文化产业等不同的研究视角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承载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交融共生的黄河文化形成过程和生计、民俗、政治与思想、科技等方面展开,着重梳理黄河文化形成过程中多元文化的聚合,从文化的不同层面阐释黄河文化交融与共生的历史脉络;第二部分包括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意义与建设、黄河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以
本书全面考察了1911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社会迈进的历史轨迹,展现了中国政治经济秩序重建、社会变迁的广阔画面和艰难步履。着重对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的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战、改革开放、人才市场的开放与人才配置的优化,以及新阶层的崛起、民族国家学说的创新与国家统一进程的推进、经济大国的建立与“中国道路”的思想精髓等事关国家
本书收录民国时期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姜绍祖(1892—1967)的有关文献史料。姜绍祖,浙江象山丹城人。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创办华北大学、华北中学等。任北平市中等学校联合会主席,提倡教育救国。全书分文存、亲友记述、报刊史料、档案史料等部分。有关文献史料在广泛收集第一手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分类加以编纂,旨在比较全面地
《地理学报》于1934年创刊,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地学期刊之一,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刊物。历任主编为张其昀、李旭旦、任美锷、侯仁之、黄秉维、吴传钧、刘昌明等地理学大家。创刊至今近90年,《地理学报》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提高地理科学水平”的办刊宗旨,主要刊登能反
该书是中世纪著名的旅行家拉比·本杰明(RabbiBenjamin)的行纪。12世纪,他游历了欧洲、亚洲和非洲。较为完整地记载了12世纪他游历的国家与地区的人们的生活,记载了当时代欧、亚、非诸地著名历史事件以及大量有趣、真实的历史信息。是研究12世纪中后期欧洲、亚洲与非洲诸地关系与商业贸易史极为详实、宝贵的文献史料。尤其
全书共有17卷,除第一、二卷是绪论之外,其余全是对当时希腊人所知的、有人居住世界的描述。斯特拉博提出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和用途,地球、纬度、大洋、阿那克西曼德和赫卡泰奥斯的理论、关于对跖问题、自然地理、政治地理、三大洲的划分原则地理研究的数学方法和有人居住世界的看法,等等。全书大体上按照自西向东的布局,详细地介绍了罗马帝国
《中华民俗大典·北京卷》为《中华民俗大典》系列丛书之一种。根据丛书段宝林主编制定的框架结构和撰写提纲,全书共十章,近90万字,涉及北京地区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节日民俗、物质民俗、生产民俗、社团民俗、信仰民俗,等等。本书具有如下鲜明特色:一是在研究范围上兼顾了整个北京市的城区和郊区,反映的是真正意义上整个北京市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