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时代(1392-1910)编写的《老乞大》《朴通事》等汉语教材早已为学界熟知,而朝鲜日据时期(1910-1945)出版的汉语教本则鲜有人关注。该时期的教材既是对《老乞大》《朴通事》的传承,又受到日本明治时期北京话教学很大影响,是研究北京话和对外汉语教学史的重要资料。《华语教范》,旧活字本,李起馨著,1915年出版,
五年制高职教育《实用语文》共四册,以打好基础、突出实用、强调能力、适当延伸为基本要求,选取经典文章,以阅读与鉴赏为主干,同时介绍各类语文基础知识、文学艺术及相关的基本常识、应用文常识和听说读写的各种能力悬链。本次修订主要是更换篇目,同时对部分内容进行重写。
清代著名学者、诗人、戏剧家、藏书家李调元在《历代赋话》中说:……辅文则锦心绣口,下韵嫣然,更有渐近自然之妙。辅文为邑人、唐咸通三年(862年)进士王棨的字。当年,青年才俊王棨从南方的边陲小邑信心满满地迈入大唐群星璀璨、霞光烂漫的文坛,大展拳脚,他的律赋成为唐调的后劲,被称为宋律的先声,成为律
本书是师范类高校本科生用普通话课程教材,读者对象为师范类本科学生。说好普通话并学会科学发音,是师范生的必修课,是师范生走向教师岗位的推荐技能,而黔北地区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本书突出普通话与交际口语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版基础上再次提炼与修改。内容中除了系统的普通话与交际口语基础理论,还提供了大量有针对性的训练材料。本
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绪论、党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书信类文书、礼仪文书、宣传文书、法律文书、专用文书、网络应用文等,约四十余个应用文种。
《辞海版通用规范字典》收录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8105个汉字及个别表外字,并依该表分为三个级别,标注不同符号,一目了然。全部字头按音序排列,字头后依据《通用规范汉字表》附列对应的繁体字、异体字,注出其笔画数和所属部首,部首采用国家语委标准《汉字部首表》的201部,依据《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
本书收录十二篇论文,围绕汉语的形式、意义与功能三者关系展开,研究对象是汉语句法、语义、语用和话语分析中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包括汉语句子组织的基本格局、话题结构、同指称相关的哲学、逻辑、语法、语义、语用和话语问题、时间结构、话语组织、语法化等。从形式、意义和功能的角度对相关汉语现象做详尽的实证分析和深入的理论阐发,旨
本书是一部研究明清白话小说俗字的专著。明清时期,通俗小说数量繁多,流行广泛,其中包含着大量俗字。对这一时期的俗字,历来研究著作比较少,系统的理论探讨还比较薄弱。本书以《古本小说集成》为主要研究材料,以《古本小说丛刊》等为参考,在丰富翔实的文献材料基础上,对明清小说中的俗字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俗字的构形和特点加以归
大学语文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1996年,国家教委高教司将其性质确定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认为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流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