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与保护》主要介绍了矿山环境与保护,《矿山环境与保护》共分7章,包括矿山空气污染及其防治、矿山水体污染及其防治、矿山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矿山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矿井湿热的危害及其防治、矿山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矿山企业环境保护。并且从环保的角度深入探讨了矿山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等。《矿山环境与保护》可作为高等职业
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是21世纪地球科学的前沿。它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从整体上认识全球变化的过程、驱动力、全球环境特征的时空变化,特别关注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化及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全球变化(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共9章,主要介绍地球系统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起源、基本概念体系和国内外科学研究活动,地
本书分为两部分,共计13章。部分立足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知识,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环境现状调查、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公众参与7章内容。第二部分以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技能为重点,包括工程分析、产业政策和规划的符合性分析、环境影响预测模型与应用、环境保护措施、清洁生产
依据“中国地质调查百项成果”要求,编制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报告编制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具体工作由“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负责落实,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东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协作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审核。
为了保护历史监测资料,好地推进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的公益性服务与监测资料的社会化共享,组织编制了《陕西省地下水质年鉴(1996-2010年)》。 《陕西省地下水质年鉴(1996-2010年)》编录了陕西省西安、咸阳、宝鸡、渭南、汉中、安康、榆林和铜川八市272个监测点的水质监测数据,附有监测点基本信息表,
本书介绍了含重金属的固体废弃物的来源、特点和处置原则,重点介绍了重金属尾矿、钢铁冶金固废、有色冶金固废、电镀污泥、制革污泥和电子废弃物等六类典型的危险固废处置和资源化技术。全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上述六大类典型的危险固废的来源、特点、处理、资源化、高值化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危险固废处理和资源化研究进展,包含了编著者所在
本专著是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研究”课题(2008ZX07526-002-01)和“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四级功能分区研究”课题(2012ZX07501002-01)研究基础上归纳提炼相关研究结果,引用了相关研究资料历时十年完成的。 《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系
《河口综合评估框架》主要介绍海岸带、河口和航道管理联合研究中心(简称CRC)提出了包括自然资源管理和合作研究领域的一系列研究方向。其中,“评估河口环境和价值:设定管理优先权”这个方向旨在建立一套可用于评价河口和海岸带系统的生物物理健康状态的技术框架,同时还可以用于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该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筛选和识别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是火成岩或火山岩风化的产物,富集于地表以下5~30m的土壤层中,是在我国发现的独有稀土矿种,其开采和冶炼过程不仅涉及到地表土方开挖、选矿和冶炼废水的处理等与环境紧密相关的问题,还涉及到稀土资源的富集回收问题。 《稀土生产废水处理技术》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选矿、冶炼工艺出发,阐述吸附
我国正面临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本书立足于我国现有的大气污染控制框架和政策基础,从我国PM2.5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入手,结合在我国PM2.5污染的主要特征、构成和影响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我国控制PM2.5污染的策略、政策机制和中长期路线图,并就目前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政策和措施提出建议。书中着重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