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貌继承性研究是揭示黄土地貌二百余万年来发育、演化机理的关键环节,也是黄土地貌研究的重要关注点。前人对黄土地貌继承性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初步探讨了第三纪古地形对当今黄土地貌形成的控制作用。但是,目前对黄土地貌继承性的成因机理、影响程度及区域差异性等问题尚未形成共识。数字高程模拟(DEM)及基于DEM的数字地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和能源工程等领域的很多问题都涉及到大变形和破坏,离散元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和工程需求的日益增加、计算机技术和离散元理论的迅速发展,离散元法在工程应用领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南京大学自主研发了岩土体大规模离散元模拟软件MatDEM。软件综合了前处理、求解计算、后处理和
本书涉及中子星和脉冲星天体物理学,这是伴随空间科学和地面射电望远镜进步的新学科,涉及卫星探测的天体高能现象和能谱与时变的数据分析,依此研究致密星体,主要包括中子星/脉冲星的高能爆发、核辐射X射线到射电辐射,此书涵盖中子星天体物理基本内容,以及在双星系统中,吸积加速形成毫秒脉冲星的描述。我们汲取这方面国际最新科学成就,将
李崇银院士多年来不仅在热带气象学、大气低频振荡及其动力学,以及ENSO循环动力学等大气科学和气候动力学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也为大气科学研究和业务部门培养了各方面的骨干人才。为中国和国际动力气象和气候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李崇银院士依据国家需求在天气气候分析、天气气候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报、卫星遥感
本书从莱州湾南岸海咸水入侵的机理和数值模型出发,逐步延伸到海咸水入侵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如土壤盐渍化、重金属含量变化,景观格局变化,最后对莱州湾南岸的环境地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对咸海水入侵地区的土地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与北半球其他地区的多年冻土研究相比,我国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线附近,青藏高原腹地的监测空白区较大,空白时间段较长。由于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征、地表特征和水热条件与高纬度地区有很大的差异,使得在其他多年冻土区总结的多年冻土分布特征与规律常常不适用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冻土区的水热过程的机理和机制
矿产资源勘查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高产出的活动。相对于陆地,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查的情况更为复杂,开采难度也更大。由于海上勘查投入巨大,加上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的勘查和评价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与之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尚不成熟,用于资源勘查的技术手段也相对匮乏,因此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的勘查难度很大、风险很高。目前各国还
上扬子是我国最早开始页岩气研究并首次取得商业开发突破的地区,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形成条件优越,但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且后期改造强,为勘探开发带来了挑战。全书对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发育地质背景、成藏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开展了有利选区及资源评价。
本书针对我国山地地质灾害多发的情况,系统介绍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方法,并详细论述受灾后科学防灾避灾与自救方法,在住房选址、工农业建设等活动中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演练等。旨在普及地质灾害防范和自救知识,避免生命伤亡,减少财产损失。
本书从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与环境风险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实例研究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地下水脆弱性及环境风险评价理论在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本书以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水文水资源、环境风险分析、不确定性理论、系统工程、多目标决策与分析、计量数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下辽河地下水脆弱性影响因素、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