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双解对外汉语重点难点词语实用词典》从汉语词语运用的文化、思维入手,选取了在外汉教学中普及化等级词汇一二三及少量中级词语中教学上的重点、难点词语共约1500,通过语境语用条件、语意轻重、感情色彩、词语搭配、词义辨析、对错句比较等方法,用英汉两种语言指出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能有效帮助汉语学习者提高学习成效。本词典
《秦汉简牍系列字形谱》是秦汉简牍文字汇编类书籍。学界一般称字形汇编成果为“文字编”、“字形表”或“字表”,而本书名为《秦汉简牍系列字形谱》,是因为本书不光重在反映文字形体(字形),且所收字形成体系,全面反映了所编纂材料字形全貌,构成字形谱系。本书包含十五种字形谱:《睡虎地秦简字形谱》、《放马滩秦简字形谱》、《周家台秦简
本书内容共九章,包括公文写作、文件处理、事务文书写作、日常文书写作、书信写作、礼仪文书写作、新闻传媒文书写作、经济法律文书写作、毕业论文写作,且每种文书写作介绍都包括概念、特点、写作方法、实际例子等实训部分,内容清晰明了,便于学习。本书是修订版,本书内容在上一版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在书中加入了大量思政元素
本书作者通过有趣的故事向小学生讲解了表示冠冕、衣裳和家居物品的汉字演变,揭秘了“食”字及“食字旁”相关的汉字的来历,此外还详细地讲解了“肉”“宫”“车”“舆”“炮”等表示食物、住所和交通工具的汉字的由来。
本书作者通过有趣的故事向小学生讲解了“父亲”和“母亲”这两个称呼的来历,揭秘了“兄”“弟”“姊”“妹”等汉字的演变,此外还详细地讲解了“伯”“仲”“叔”“季”等表示行辈的汉字的由来。
本书首先建立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寻找基于构式的从意义到形式、形-义结合的时间系统研究的新路径。其次,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论证:(1)以基于用法的构式语法为视角,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寻找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本质;(2)以词汇-语法连续体为网络机理,从构式网络节点处,挖掘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机制;(3)以系列个案为
《音学五书》是明末清初的音韵著作,作者是顾炎武。大约成书于1667年,全书分为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5个部分。《音论》分上中下3卷,共15篇,论述古音和古音学上的重大问题,集中地阐述了作者对古音学的基本看法,是《音学五书》的总纲。其中重要的有4篇:《古人韵缓不烦改字》《古诗无叶音》《古人四声一贯》《先儒两声
该书是一部学习型成语词典,收录成语12000余条,每条成语下进行全方位的解释和说明,包括注音、释义、出处、例句、近义成语、反义成语、辨析、提示、用法、连用等功能项。书证辅助说明成语的含义、用法及其源流演变。近义成语、反义成语,帮助读者学习相关成语,建立成语之间的联系。
成语接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字游戏,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该书收录成语接龙1200余条,每条接龙含有6个成语,每个成语4个字。这些成语大多出自我公司出版的《成语大词典》,龙头成语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接龙成语中,后一个成语的首字与前一个成语尾字,在字形和读音上完全相同。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创刊于2007年,每年出版春之卷、秋之卷两卷。原名《燕赵学术》,2015年更名《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本刊发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各二级学科包括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荟萃百家成果,展示人